以创新树品牌 以服务赢满意
我市警方提质服务很给力
动一动手指,在“乐清交警”微信对话框内输入“1”,乐清的杨先生就查到了自己的车辆近期违法情况,“交管‘微服务’很给力,查询办理业务方便多了,我很看好这个品牌。”杨先生说。
群众期盼的就是公安机关急需办的。近年来,乐清市公安局都把群众的所需作为指引公安工作的风向标,并推出了诸如“乐清交警”微信平台、“未就业大学生非转农”、“港澳通行证自助签注”等多项惠及民生的警务措施,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肯定,也为公安工作注入了活力。其实,对乐清市公安局来说,每一个举措都会积淀成一个品牌,每一个品牌都倾注着乐清公安民警对群众的无限感情。
主动作为 让服务更深入
经济发展了,路变宽了,车子也渐渐多了起来。日益加剧的人车矛盾,考验着广大市民耐性的同时,也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近年来,市公安局始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检验自身工作成效的最基本标准,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乱象整治工作。
自2012年开始,乐清交警提请市政府在老城区建设6个停车场、近千个停车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与市政园林局、住建局、镇(街道)的深入沟通以及与拆迁户的耐心协商,成功突破了拆迁等诸多困难,停车场的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目前,6个停车场已经在城区落成,有效缓解了市区停车难的现象。
而就在市民渐渐发现不用为乱停车而“吃”到罚单担心时,一场“交通治堵”的战役于今年年初也悄悄打响了。
其实,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今年以来,路上交警更多了,红绿灯的设置更完善了,而以往引发逆行、占道和闯红灯等城市乱象让道路交通雪上加霜的“四小车”却在逐渐减少。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市治堵办和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协同相关部门单位,在市区设置10个执勤点,通过提高路面执勤率的形式,对电动三轮车、燃油三轮摩托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人力客运三轮车“四小车”的非法营运、违反禁止通行规定等行为进行查处。
目前,“交通治堵”行动已经陆续在柳市、虹桥、北白象等主要镇、街道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每天来回柳市和乐清的周小姐对其间发生的变化深有感触。一年前,为了上下班方便,周小姐买了辆车代步,没想到,经常性的堵车却让她疲惫不堪,本来只需20多分钟的路程,有时候硬是开了40余分钟才能到家,一路上,只一个劲地听到从未间断的“喇叭声”,只看见那一闪而过的“四小车”,而自己的车子却寸步难行。但最近,细心的周小姐发现路面上的车况渐渐有了好转,恼人的“四小车”少了不少,也让她疲惫了一天的神经得到了一丝宽慰,回家的路也不再显得漫长。
真心真意 让服务更贴心
百姓之事比天大,真心才能换真情。除了让群众逐渐与交通拥堵远离之外,市公安局还从更多的小事入手,将一件件简单的百姓小事做好,把一项项平凡的工作干好,来争取群众对公安工作更大的理解和支持。其中,服务窗口是展现公安服务特质的最佳缩影。
今年5月份,市公安局基层基础大队民警在走访中,了解到芙蓉一名小学生小洪(化名)2岁时因家庭原因,一直未申办户口。如今,12岁的小洪马上面临着升学的问题。经过前期调查、核实情况,民警又走访相关部门帮助小洪补齐了申报户口所需的证件。今年8月份,小洪结束了12年的“黑户”生活。拿到户口本的那一刻,原本沉默不语的小洪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实际上,对群众入托、上学、就业等急需办理的户口事项,乐清公安已经推出了“户口办理绿色通道”制度,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由窗口直接办理,审批手续由民警落实补办,而以往,这个过程要耗费至少20天时间。
在受理群众紧急事务时,窗口民警也常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群众办理。
今年10月6日,正处国庆长假的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接到一对乐清籍夫妇在美国塞班岛遭遇空难、其家属急需赴美善后的通知。情况紧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办理出境手续所有流程线上的民警立即放弃休假赶回单位。经过通宵工作,终于在省公安厅的协助下,于次日下午成功将出境手续办理妥当。
除了开通“绿色通道”外,为方便群众办证,出入境管理大队还积极与温州市公安局、浙江省公安厅、公安部取得沟通,成功获得再次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的审批权限。以往签注审批工作需要层层上报,费时又费力。而现在,在获得审批权限后,市公安局适时出台了自助签注服务,申请人或代办人只需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即可一站式自助完成赴港澳旅游签注申请、缴费等工作环节,即办即走,非常方便。
畅通渠道 让服务更到位
10月3日,在乐清警方的帮助下,时隔70余年,已经88岁高龄的林鹤莲婆婆终于从上海返回乐清和亲人相认。
这次团圆能够成行,缘于林鹤莲婆婆外孙詹纯喆在乐清市公安局门户网站上的一次查询。其实当初,詹纯喆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留下了相关信息,但乐成派出所民警侯婷婷一看到信息,就于第一时间进行了搜索。几经周折后,终于帮助林鹤莲婆婆找到了失联已久的堂弟、堂妹一家人。
据了解,乐清市公安局门户网站于去年9月份投入使用。今年来,该门户网站已收到局长信箱39条、在线咨询169条。在这里,广大市民群众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足不出户在线向乐清市公安局提出咨询、反映诉求,而网站管理员也会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全力提供协助,林鹤莲老人寻亲就是其中求助之一。
而平日里,像出入境管理大厅、行政服务中心、车管所等服务窗口,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群众前来办理业务,甚至一度排起了长队。如何让这些群众能得到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市公安局从“微警务”入手,开通了@平安乐清、@乐清公安出入境、@乐清公安户政 等政务微博,并推出了微信订阅号“乐清交警”,还启用了“乐清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网上车管所”网络版与手机版,为群众咨询、求助和业务办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11月9日,网友@呉呉呉小夢 通过微博私信,向@乐清公安出入境 政务微博咨询了有关“办理港澳通行证”的相关事宜,@乐清公安出入境 管理员在第一时间给予了详细说明。
不需要排队咨询,只要动一动手指就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贴心的服务让网友@呉呉呉小夢 很开心,很快地,她就在微博上“织”了这样一条博文:“超方便,态度又超好@乐清公安出入境。”
目前,公安政务微博已成了群众们咨询政策的一个热门平台。很多人会通过微博咨询的方式与民警们沟通,这也进一步拓宽了公安服务窗口服务群众的渠道。
创新方式 让服务更有效
百姓和,天下安。公安工作就好像一个机体,派出所是他的组成器官,而遍布各个村居社区的社区警务室则是一根根神经末梢,搜集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近年来,乐清公安始终将基础工作作为公安工作发展的根本,不断进行强化,从最基层的各个方向广泛收集各类治安、矛盾隐患,大力提升社会治安掌控能力。这其中,矛盾隐患的排查化解意义重大。为此,2010年以来,乐清市公安局经过精心调研及周密部署,在下属各派出所均成立了人民调解室,帮助市民化解小纠纷,增进社会和谐。
然而,传统的纠纷调处模式显现出了不少弊端,比如时常出现当事双方对调解人员不熟悉,进而不信任,最终导致调解失败的例子。市公安局很快意识到,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模式迫在眉睫。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让调解工作更加高效?经过深入研判,市公安局应时之需,推出了“菜单式调节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位于中雁荡山麓的白石街道,过去常常出现打架闹事,夫妻吵架以及财产纠纷、土地纠纷、劳资纠纷等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当,都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以往的调处工作也确实碰到了很多现实困难。为了切实做好化解工作,增进当事人与调解员之间的信任,今年以来,白石派出所深入推行“菜单式调节模式”,将在当地较有名望的11位特邀调解员的特长和优势列上了“菜单”,供当事人选择,通过当事双方自主选择调解员的方式,今年以来,白石派出所的调解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部分的矛盾纠纷都得到了成功调解。白石派出所也依靠扎实的群众工作,成为我市唯一获得浙江省“枫桥式派出所”称号的公安基层单位。
截至今年10月份,我市已成立98个社区警务室,并配备调解员293名,共接各类纠纷案件3321起,依托创新的调节模式,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150起。
[“民生至上”是市委常委、公安局长伍建利在年初公安会议上为乐清公安群众工作定下的基调。一年来,乐清公安始终按照这一要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断推出便民举措,提质服务,用真心赢得群众的真情。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乐清公安也将始终坚持“人为本,民为先”的工作理念,在做好违法犯罪打击工作的同时,矢志不渝、一如既往地为广大市民提供最贴心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