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走笔 S hiping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把“苦日子”变“好日子” ■王振峰 据11月15日《乐清日报》报道,乐清今年仍对部分中小微工业企业临时减征社保费,减征金额将逾1.2亿元。乐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已经连续几年实行社保费减征,这是一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财税政策。面对当前经济景气度较差的大背景,积极发挥“财税稳压器”作用给企业减负,无异于“雪中送炭”。 “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中要注重“提高相机抉择水平”,而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运用减征税费协调经济的作用凸显。 前几天,瑞银专家浦永灏警示,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规划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的繁荣至关重要,但未来两、三年,各方对于改革可能带来的阵痛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应该说,未来几年的中国经济,增速方面或大致处在“七上八下”的水平,虽然这一速度“调整”仅是发展进程的中继形态,但企业还是要做好熬几年“苦日子”的充分准备。乐清企业应该根据三中会议改革的新指向,在“雄心勃勃”的宏大改革蓝图中,加快创新驱动与积极主动转型升级,有效利用好未来很大的政策空间,紧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并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逆势而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把“苦日子”变成乐清经济发展的“好日子”,从政府角度来说,用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来推进乐清产业转型升级乃是一大要务,乐清可着重从三个方面使劲。 首先,乐清要着力优化结构。除聚焦主导特色产业继续推进“总部经济”外,乐清还应积极拓展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领域来促进产业升级。根据乐清产业集聚的特点,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环保产业和旅游及商展业。 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性产业,乐清表示要重点扶持发展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现代传媒业、文化创意业、文化休闲业、会展博览业、印刷包装业这七类文化产业,这也是优化结构的好举措! 其次,载体建设要紧抓不懈。这当中,区域中的产业发展要注重差异性发展,要集约发展、节约发展、联动发展。政府在每一个项目平台建设中要积极改革创新、优质服务,将体制机制和创业环境建设紧抓不懈。 第三,以创新驱动助力转型。乐清要走在温州前头,着力建立特点鲜明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政府应积极鼓励引导乐企加大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在支持一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示范企业建设上要再下力气。当然,搭建投融资平台形成中小企业发展的“孵化器”,推进科技成果对接并促进项目转化落地也很关键。月初,15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乐参加技术成果与产业“相亲会”,乐清也表示要为人才回乡创业创新积极创造条件。可以说,“人才强市”战略是创新驱动的坚强臂膀。 (作者为财经评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