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文化周刊
3  4  
新视觉 新空间
资深画家眼中的新生代画家
雁山论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3年1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雁山论画
——十位油画名家画雁荡山论乐清画家
2013-11-16

    雁山论画

    ——十位油画名家画雁荡山论乐清画家

    ■记者 黄小双

    11月10日,杨参军、孙井冈、章仁缘、章晓明、翁诞宪、井士剑、王文生、郭辛平、李海旺、周瑞文等十位油画家到雁荡山采风结束,他们以自己独特的眼光看雁荡山,从不同的视角读雁荡山,读雁荡的一物一景,来自温州及我市的60多名油画家及爱好者现场观摩了油画家取景与作画,他们有自己拿起画笔与画家一同作画,也有拿着画给老师现场点评,看看油画名家笔下的雁荡山,看其对景物的处理方法,每个人都感到受益匪浅。下面将名家对画雁荡山的不同感受进行摘录。

    杨参军(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

    雁荡山的灵秀和独特的景观,包括云和雾产生的瞬息万变,这让我们这些画家很为难。我是从我们老院长潘天寿著名作品《大龙湫》、《小龙湫》、《雁荡山花》等画先认识了雁荡,尤其是《雁荡山花》给我的印象是刻骨难忘的。

    今天当我走近雁荡山,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雁荡山时,我不知道能否画好,今天的感受是雁荡山始终是雾蒙蒙的,始终在变幻莫测的一种景象,给了我很大的灵感,今天可能要画一个气韵灵动的雁荡山,将雁荡山的迷蒙和烟雾的神韵表现出来。

    昨天刚来雁荡山时,另外一个景象,蓝天白云阳光下的雁荡山突然感觉到太行山的巍峨,刀辟斧砍的结构变化,捕捉这种美,实在太难了,雁荡山在我的眼光里充满变数,正是这个变数,才使画家们流连忘返。

    我与乐清的青年油画家及油画爱好者很熟悉,多次来乐清与乐清青年画家们一起交流、做讲座、画画等。我很惊讶,一个县级市,在交通不是很便利的地理位置,有这么多画油画的人,往外输送了很多画家,中国美院的许多油画家都是乐清出来的,比如有王汉乐、张啸天、厉靖、黄河等,而在乐清本地的油画家还有很多,说明我们油画的本身表现力,这个引进中国一百多年的中国化的艺术品种已深入人心。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为乐清油画发展进步提供一个交流与激励的平台。

    杨参军还在现场点评了一幅由我市青年画家陈子胄在雁荡写生的油画。

    他说,你首先要有一个心理准备,我写生的时候不是为了回家修改,之所以出来画,身临其境的感受与在家不一样,在身临其境时,把你的激情全面使完,回去就不需要改,留着缺点没有关系。

    我个人认为,你的优势是能够非常迅速地把握住这片风景的整体结构,对事物理解方面很敏感,下笔很大气很大胆,敢归纳,这些是你的优点。如果有些不足的话,形体与形体之间,空间之间的关系显示得稍突兀一点,缺少衔接与变化,如前面尖锐的三角形、后边的梯形、山和空层层递进时,缺少空间的联系,显得单薄,画面一层一层递进的时,缺少云雾间的厚度;第二,这种边线不讲究,缺少虚实的关系,在形上显示得有些粗糙。一个画家在不确定的时空里要训练自己对画面的整体把握,整体把握不仅是画面的结构,空间关系,山的质感,色彩的冷暖、最重要的是整体的画面生动气韵,感受到最强烈的真实,努力把在家里感受不到这种随时留遍的气韵,把握住,这就够了,画画不是要画得像照片一样。

    王文生(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我来过四五次,不同的季节都来过,头一次在雁荡山画画,我认为雁荡山最好的季节是五六月份,雁荡山有很多题材可以画画的东西,非常美,环境又好,旅游区的条件比较成熟,来这里感觉很和谐,很舒服。这次画了三张画,基本上是以雁荡山植被、小建筑、小山峰等,从小方面反映雁荡山的宁静、优美。

    这次来的有点匆忙,下次找个机会,自己来,专门长期时间来雁荡,边画边思考,出一本风景的画册。

    这次市宣传部、文联组织全国各地这么多人过来,每个艺术家都是通过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描绘雁荡山。值得完善之处是这应该要形成一个长期性做法,以后不一定是政府,当地的管委会或个人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题做下去,这对整个旅游及旅游文化的延伸,对扩大知名度等都很有好处也很有意义。

    雁荡山很大、很奇特,在南方出现这种的地貌,很让人惊奇,山上植被也很好,到了山上就有太行山这样大山的感觉,有很好的可视可画性,可以采集的信息量是可以很好地挖掘,要打造一个艺术区域,可以供画家、作家、诗人来这里长年进行创作,这样挖掘来东西会更深更透。

    乐清年轻画家的热情很高,有一大批热爱油画的人,他们一直保持这种热情,他们除了工作之余,把所有的时间投入到画画中,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不足是视野不开阔,看的东西不够多。

    章仁缘(中国美院油画系教授):

    通过这次写生,我对雁荡山有了新的认识,我感觉雁荡山不好画,因为对它认识不够,雁荡山景很多,山的造型很有特色,如果想画好一定要潜下心来,住上一段时间,对山有一定亲近感。今天我对油画家说,有机会一定要住上半个月以上,潜下心来,对此山有一种新的认识并总结。

    为什么雁荡山难画,主要是山的视线离我们太近。近了以后,往往有一种恐怖感,中近远,各种距离的感受,包括到山上玩一玩,走一走。

    雁荡山有特色,那么多大师留下墨宝,有很好绘画记录,年轻的画家们要将大师们画过的雁荡山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学习。山很有气势,小景又很有情调,山的气势与情调结合在一起,内容就很丰富。

    与乐清的油画界刚接触,画友非常勤奋、非常认真、非常好学,但是效果没有出来,不太理想,原因之一是雁荡山比较难画,我们从事油画几十年,也感觉难画,我们这些油画家,尽管有情感在本地,对山的了解比较多,画雁荡山还是有难度。其次是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油画语言、油画的特性有待于提高,除了在实践中待到提高外,有机会到美院等专业学校进修。

    (下转第6版)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文化周刊 00003 雁山论画 2013-11-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