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我的家园 ■郑益和 杨红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乐成街道银潭社区的周维华为了照顾病床上的老母亲,毅然辞去工作,演绎人间反哺大爱,受到小区居民的称赞。 银潭社区吴老太今年已90多岁,2011年11月意外跌伤,一直卧床不起,儿子周维华为了有更多时间侍候母亲,辞去了工作,2年多时间,日夜陪伴在母亲床前。 2011年11月,吴老太摔伤后当即送往医院医治。据医师诊断,骨折的位置不当,不好做手术,只好在家卧床养伤,慢慢自动恢复。吴老太没有退休金,家庭很困难,雇个保姆每月要付3000元左右的工资,无力承担。 周维华原先在保险公司担任门卫工作,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来维持家庭生活,如果辞掉工作,全家生活成问题。面对是报答老母亲的养育深恩,还是维持全家生计的抉择,周维华经过一翻激烈而痛苦的思想斗争,最后思忖母亲干辛万苦把自己养育成人,成家立业,继尔又帮忙一起扶养自己的儿子,母亲一直操劳,“她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刻,我不回家护理,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宁愿一家四口人同甘共苦,喝汤、喝水、饿肚皮也要尽一点孝心。”辞职后,周维华将今年刚大专毕业未就业的儿子安排在亲戚企业打工,让无业的妻子到工厂领些产品在家装搭,每天可赚20元。 银潭社区工作人员根据他家庭困难情况,帮老人申办了低保,每月可领400多元生活费,就这样东拼西凑,勉强维持全家人生活。周维华家里吃、穿非常俭朴,青菜淡饭。家里烧饭、烧菜、烧开水等炊事,从未用过电和煤气,用砖和混凝土做的一眼小镬灶,到外面拾些木头或柴草做燃料,是社区唯一一户没有燃气灶的人家。 周维华回家后亲自细心地护理着母亲,2011年以来,他将一张沙发铺在母亲床前,一刻不离步地侍候着。宁愿勒紧自己裤带,也要让母亲吃上可口的饭菜,按时喂老母吃药;一天至少为母亲洗澡一次,有时甚至两次、三次;亲自抱母亲如厕,换洗衣物,夜间还要多次帮她翻身。邻居、亲友都称赞他是个孝子。吴老太也很满意地说:我还好有这样一个好儿子,否则早就没有命了。 久病床前有孝子 银潭社区周维华:辞去工作照顾老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