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蕾 东风。南风。西风。北风。 这是四季的风,这也就是四季了;可是,这或许只是古人的四季吧。春——夏——秋——冬,这四季在古人还是有着明朗的界限和分明的姿态的:春的妖娆,夏的馥郁,秋的萧疏,冬的寂寥。古典的四季清楚地行走在各自的风里。 然而,今日的人们除了在麻将桌上还能记起“东、南、西、北”四风,似乎早已经忘却:摆荡在东风里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是在提醒,提醒我们春天到了;而当柳条成荫,南风薰香的时候,夏天便已悄悄走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西风里,秋虫唧唧,它们唱的都是发生在秋天里的优美故事;然后,当风带着朔气从北方吹来,挟带着它的尖角,砭肌刺骨,那么,冬天已然深入到季节的腹地。 今天的四季,脚步是匆促的,界限是模糊的。我们似乎刚刚卸下笨重的冬装,南风便呵着热气撩起我们的衣脚,催促我们换上夏装;当满街的姑娘还是轻裙翩翩的时候,当西风尚未拂尽枝头的红叶的时候,北风似乎也已经结着寒气四处奔突。就这样,我们忘了四季,忘了四季的风。我们曾无数次地从风里走过,可是我们再也辨识不出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它究竟是东风、南风?还是西风、北风呢? 走在风里,我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迷惘:究竟是四季离开了我们,还是我们忘记了四季? 在古典的时代里,日子以光阴的具体形象呈现,檐头的日照一点一点的偏移,檐下的阴影一点一点地拓宽,时间的脚步是悠闲的。在现代化的今天,日子却被抽象成日历上的数字,只是一瞬,一天便被撕去了;或者仿佛钟表里的指针,每时每刻,嘀嘀哒哒走个不住。我们脚步不停,追赶着时间,却忘记了四季,忘记了四季的风,忘记了四季里那么多自然的美好的风物。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在古典的诗词里,人们从容地走在季节的风里,慢慢欣赏,便是春天里蓬勃生长的青草也是好的,也是与人亲近的。今日,我们匆匆行走在宽阔的水泥大道上,当风刮来的时候,撩起的总是漫天的黄土。也并非没有青草,公园里大片的人工培植的茂密的草坪,或者隔开城市街道的规整的草坪,然而都只能远观,亲近不得,也不能够亲近。人工的草坪茂密、齐整,却也尖锐,触手扎人,更何况边上常插有看似温情脉脉的告示牌:小草青青,足下留情!这人工创造的“自然”的风物与我们客气地隔着疏远的距离。 当工业化的齿轮裹挟着我们奔赴现代化,奔赴科技文明带来的物质盛宴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却越来越疲顿,越来越迷惘:脚步啊,是否太匆忙,我们可曾落下了什么?于是,当风以飓风的形式席卷几大洲几大洋,当风卷起漫天的黄沙以尘暴的形式遮蔽一个又一个的城市的上空的时候,我们终于知道我们是把风,把四季的风落下了。那曾经和畅的蕙风、薰香的南风、细细的金风与来自北方的白毛风是我们安放心灵的自然的家园。也许只有在四季分明的风里,人才可能是舒展的,安详的。 走在风里,何时我们才能回到四季的分明的风里? 走在风里 “我的环保故事”征文大赛面向乐清所有市民,征集大家生活中的环保经验、环保妙招等与环保相关的故事和感受。文章风格不拘,字数为800字左右。我们将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刊登,并付稿酬。每个季度,我们还从中评选出两个季度奖,每位获奖者将获得价值500元的新华书店书券一张。 投稿请在作品后注明姓名、联系电话和地址,发送邮件到yqrbzxb@sina.com,或寄到乐清市伯乐东路557号乐清日报社资讯部绿园栏目收。 我的环保故事 L u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