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K
andian
截至今年9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25.1万辆,其中汽车16万辆,近两年来机动车日均新增近70辆,每日进出市区的车辆约2万辆,对我市城区道路交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乐清人、车、路等矛盾越来越突出。行车难、停车难已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2013年1月中旬召开的市人代会,通过有关决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交通拥堵和“四小车”整治工作的报告列入“人民听证”议题。
市人大常委会就此组成了调研组。调研人员深入17个镇街,共集收到90多名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90条。代表们认为,造成市区交通拥堵的主要成因有:人、车辆、道路、静态交通设施、交通管理、城市交通规划等6大因素。8月14日,市治堵办正式揭牌办公。接着,“‘四小车’集中整治”启动,10月15日和16日,治堵办组织了400余人,在市区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整治行动。10月17日开始,交警部门每天派出60余名警力,对市区五个重点区块实行网格化管理。
“人民听证”热议乐清治堵
■记者 王冬敏 实习生 张赢之 文 通讯员 胡旭阳 摄
“我是虹桥的代表倪孟贵。104国道工程虹桥过境段,都修了那么久,今天我想请问市交通局,这条路能在什么时候通车?谢谢。”
“我首先代表交通局向大家道歉。104国道虹桥过境段,是2004年完成招投标,2010年3月份正式重新启动,这里面有很多先天不足因素。2012年2月,施工图获省批复,计划两年时间完成整个建设任务,2014年2月27日建成。”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朱志成回答,“目前来看,进展非常顺利,按照计划安排,元旦以前可以贯通。”
“元旦之前,是吗?落地有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强追问了一句。
10月31日,今年第四场也是今年最后一场“人民听证”举行。这次听证的主题是:治堵与“四小车”整治。
10月31日上午8:30,会议开始。主持人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强。
播放视频已成为今年“人民听证”的一大特点。这场“人民听证”依然以播放专题视频开始。观看了10多分钟的交通拥堵与“四小车”整治专题片之后,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中的5位成员,分别就治堵总体情况、“四小车”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交、城管等方面内容,先后向大会报告。
报告之后,其中4位人大常委向政府部门抛出了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了回答。
人大法工委主任黄晞第一个提出问题,他的问题是:根据市政府提出的乐清市治理城镇交通拥堵工作实施方案中的目标,如果有些部门执法不力,市政府如何问责?
坐在人大常委会班子对面的常务副市长李银巧主动拿过了话筒。他的声音刚、语速快:“黄晞主任的问题,实际上是向我提的。说实话,工作计划有了,至于怎么追究,完不成撤谁的职,目前还没有怎么具体的严格规定。我们原来就有针对各个部门的考核奖惩机制。下一步将按照人大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把目标实现好。”
李银巧还主动延伸话题,谈起了对治堵的看法。“治堵工作,我觉得概括起来有‘两个抓’,第一是抓建设,第二是抓管理。全市治堵,我觉得乐清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比如说杭州、上海,我们与它们不同,我觉得乐清要把建设放在第一位。建设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交通道路,现在乐清有4个高速公路出口。随着甬台温高速复线和绕城公路的建成,今后乐清将有9个出口,彻底解决乐清对外的交通问题。道路的第二个方面是城市的主干道,我们都在安排了。”
“再就是管。一个是‘四小车’的打击。在打击的同时,我觉得三个事情必须跟上:第一,公交的发展,今年市财政压力非常大,尽管财政压力很大,还是买了20辆公交车。关键是如何更加优化公交资源,提高乘坐率。第二,自行车系统,已经研究了,买1000辆自行车。第三,路面的管控。”
法工委副主任杨寒立的问题是:“我市‘四小车’整治已经开始,根据群众反映,确实已经取得一定成绩。我想请问市治堵办,如何进一步推进工作,巩固成果?”
会场里的同步直播显示屏上,是穿着警服的市治堵办主任叶坚在回答:“我们定下来先在市区开展试点,然后再在柳市、北白象、虹桥开展。通过前期的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一步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还有三项举措,第一项就是加强源头管理,因为‘四小车’整治这么多年打下来,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源头上没有管好,而且这么多年下来源头打击力度不大,问题还相当严重。这次市里专门成立源头治理组,打击源头生产和销售。第二个举措是坚持常态管理,‘四小车’整治,我们前几年不是没有打击,而是打打停停效果不好,一阵风。这次开始打的时候,好多领导好多老百姓就担心是不是一阵风,所以我们要坚持常态管理,这是我们考虑的问题。不是临时搞几天,请大家放心,现在市区这块肯定抓好。第三方面我们强化宣传引导,11月份我们要全面铺开,一定要改变大家的出行理念。”
民丰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庆城说:“改制以后的公交,这两年政府投入也不少了,为什么还不给力?接下去交通运输局要研究如何提高它的乘坐率。公交如果没有较高的乘坐率,起不到作用,公交也许就失去了意义,反而添堵。请你们从专业的角度给一个解答。”
交通运输局局长朱志成说:“公交车乘坐率不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候车时间比较长,国内候车时间一般在七分钟以内,乐清的候车时间一般在8到11分钟。11分钟走路都走到了,还等公交干吗?另一个原因是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准备了三个措施,一是增加城市公交的运力,市政府很重视,今年专门给城市公交拨款500万元,购置20辆小型公交车,车多了以后密度大了,等候的时间就会缩短。同时,我们也增开夜班车。二是重规划建设施,主要落实四件事情:加快公交交通规划编制;加快城市公交站建设;解决增开夜间公交难题;设置电子信息站台,这个比较先进,可以看到哪条线路的公交车行进在哪里,大概几分钟可以到这个站台,目前17个候车站已经建好。第三个措施是强考核优服务。”
人大常委们的问询之后,是人大代表的发言时间。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市公安局,2009年省公安厅已批准同意建立交警大队翁垟中队,今天4月份也成立了领导小组,6月25日公安局举行了代表议案的面商会,但是到现在还没有成立,请问具体什么时间可以设立翁垟交警中队?什么时候可以开展交通管理?这是翁垟人民盼望已久的事。”来自翁垟街道的代表黄泽斌问。
市公安局副局长杨相岳的回答是“3个月内建成”。他说:“由于2011年行政区划的调整,黄华、七里港划到柳市镇管辖。我们党委专门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专题进行调研,要论证一下翁垟交警中队成立后管辖范围的问题,既要科学,又要满足交通管理的需要。目前,全市警力紧张,我们既不能浪费警力,又要合理使用。我们力争3个月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是北白象代表陈炳磊。我想提的问题是北白象镇桥下村路口的交通拥堵问题。这个地段属于老国道、新国道连接乐清和温州的地段,该路段路口多,经常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每遇到上下班时交通几乎瘫痪,我镇代表多次提议案,而至今仍没解决。桥下村路口作为北白象片区的交通乱点,也是区域交通的瓶颈,请问交通部门、公安局,这一路段何时畅通?”
交警大队大队长陈宣贤回答:“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最主要的原因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过境的104国道,只有半幅高架。另一个原因是出口非常多,而且很近,再加上交通流量大,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由于财力的原因,一直未对这个道路结构彻底进行改变。目前,我们作为交警部门,只能是早晚高峰时派警力加强维护秩序。如果要彻底改变,我们建议市政府牵头,对这个交通路网结构彻底进行改善。”
“你这还是在推啊!”陈炳磊显然不满意陈宣贤的答复,他抢回了话头。
陈宣贤继续解释:“交警上路,治标不治本,这是从交警职责来讲啊!”
陈炳磊坚持自己的责问:“你怎么说来说去还是市政府的问题啊?”
这两人一来一往“辩论”了起来,会场里发出了一阵笑声。
此时,常务副市长李银巧接过了话筒说:“这个问题,单靠交警部门是解决不了的。今天会议后,请交通部门牵头,从技术角度先提一个改造方案,具体怎么实施,市政府再讨论。这个事情是要解决的!”
大荆代表王国新问:“双湖大道是大荆镇连接104国道新的通道。请问市交通运输局,什么时候把双湖大道列入建设计划?”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朱志成回答:“对大荆镇政府提出建这条路的设想,我们局的规划科科长多次到现场调研,并且跟大荆镇政府进行了多次对接,线位正在研究中。”
当天下午,会议进入尾声。常务副市长李银巧及市治堵办、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市政园林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都作了表态发言。之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强、副主任胡成剑分别讲话。
胡成剑是这次“人民听证”治堵与“四小车”整治议题的总协调人。他就乐清治堵提了三点建议:一是克难攻坚抓建设。用心做事是最高境界,基础设施建设要求高、难度大、风险大,既要用力做,更需要用心做,努力破解资金、要素、政策处理等方面的制约,加快新建改建设施的建设,打通城市交通的瓶颈,从源头上降低交通拥堵的发生概率。二是讲究方法抓治理。“四小车”整治群体庞大、成分复杂、时间跨度长,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好被管理者对整治的承受能力,要采取统筹安排、堵疏结合、分步推进的办法,把这些不容易办的事办好,防止反弹。三是持之以恒抓管理。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治堵办要秉承英雄团队的理念,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像做企业一样发挥部门的合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针对委员代表反映的问题,认真研究,要遵循严格管理、综合治理、积极委托、先易后难、保障落实的原则,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坚持不懈地抓管理,建立健全交通拥堵和“四小车”整治的长效机制,杜绝一阵风和运动式的执法。
赵乐强在总结时说:“‘人民听证’就是在提出建议意见的同时,把困难问题也摆在桌面上,让大家听了心中都有数。听了李银巧副市长的话,以及几个部门的表态发言,我对乐清的治堵持乐观态度。总是先有车后有路,我们这几年车来得太快太多,管理跟不上来也是客观的。最近一段时间治堵,就那么几天管下来,我们就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所以我们应该对这项工作充满信心才是。我们一段时期内还有很多建设,高速公路打开卡口,形势一片大好。如果乐清人车不乱停,红灯不乱闯,那我们的情况就大有改观。”
赵乐强认为治堵必须先治乱。他说:“基础设施当然要上,但关键的关键还是治乱。乱治好了,我看治堵就八九不离十。抓住这一点,认识到这一点,我感觉到很开心,治堵关键是治乱。今后哪怕基础设施很多也是要治乱。治堵工作是一个重大事项,我就想强调一点,这不仅仅是部门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这些年我们有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的城市化建设,是物质的城市化。物的城市化我们步子很快,楼房盖起来,红绿灯架起来,物的城市化远远超出了人的城市化。这当然是个大课题,人的城市化永远是我们要留意加强的话题。交通治堵最大的参与人群,是我们的市民,大家都让一分,为交通治堵大家自觉地做一点点事,这跟我们管理部门的作用同等重要。 城市化发展快,16万辆车不算多,摆不好、开不好、停不好就麻烦不断,要开好、管好、停好,政府与社会两头都要积极努力,都要有投入,都要对自我有要求,这样才可以把乐清交通良好的秩序建立起来,真正解决问题。心如果不堵,我们的路就不会堵,大家要培养这种意识。”
赵乐强:治堵关键先治乱
代表论辩:
交通瓶颈何时畅通
李银巧:第一抓建设 第二抓管理
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组团专程到会观摩。
交通治堵多涉及公安交警职责,分管副市长李银巧的身后是一排整齐的蓝制服。
议题背景
代表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