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孝政在《乐清老城保护整治规划》设计方案汇报会上指出 留下城市历史记忆 加快老城有机更新 本报讯(记者 朱琼洁)作为城市文脉最集中的老城区,这里的老街、小巷、古宅等都具有历史气息和乐清特质,展现出千年古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不久的将来,乐清老城将展示出另一番风貌。 11月1日,我市召开了《乐清老城保护整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设计方案汇报会。市委书记潘孝政强调,要重视北大街等老城区文化建设,保护古建筑,加快有机更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让城市留下历史记忆,对子孙后代负责。 乐清老城背山面海,北屏凤凰山,西靠西象山,东依东塔山,金银溪环绕,是浙南沿海地区古代城市山水环境的典型代表。老城区沿北大街向南发展,仍保留着历史上的城市格局,但也存在着新旧建筑混杂、交通压力大、市政工程设施配套严重不足、绿化用地严重缺乏等问题。 此次《规划》主要包括老城保护整治规划、核心地段详规、北大街立面改造设计三方面内容。其中,北大街长约500米,东西两侧连接13条老街巷,是老城区的核心交通。根据《规划》,将对北大街进行立面整治,根据城市发展方向植入必要的文化—商业功能,形成“最具乐清特色的历史文化中心”,为乐清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创造条件。 本次老城整治规划范围为21.4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规划范围为1.23公顷。根据规划,将通过保护、改善、保留、整饬、改造、拆除等整治模式对老城进行改造。 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的讲解后,潘孝政说道:“北大街可谓是乐清的根,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前我曾去临海、乌镇等地考察,一直在思考以哪种模式对老城区进行改造,这也是我们有关部门特别需要探讨的。”“尊重居民的意愿,将之与历史文化目标统一起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设计方东南大学的有关人员答道。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对老城的保护,而这也是在座各位的责任。”潘孝政指出,各职能部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下定决心,咬紧牙关,同心协力,义不容辞地做好分内事;在行动上要扎扎实实,因为大量的后续工作即将展开,多听取乐清文化界人士、老城区原住户等的意见,尽快做好调查摸底;在配合上要协调到位,接下来马上要成立一个老城保护整治协调领导小组,具体做好老城的保护与整治工作。 另外,有关部门还就《乐清市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方案》作了汇报。在城市改造照明规划方面,主要涉及市区伯乐路、良港路、双雁路、清远路、南大街等建筑外立面。 市领导张亨根、叶伟琼、万昌春出席了汇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