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宗斌 谈中国传统文化,绕不开儒、释、道。“释”即佛教。“道”复杂点,有道家和道教之分,但二者有源流关系。 谈乐清的传统文化,尤其绕不开宗教。这个“尤其”,可从如下几点来看:一是乐清的得名,便和神仙道术有关。关于乐清的命名,最早的、也是最被普遍认可的是“王子晋吹箫说”。这个美丽的传说如此深入人心,以至进入了乐清传统文化的血脉,成了一种文化图腾。这在文献中可以找到许多佐证。如《永乐乐清县志》记宋仁宗召见白鹤寺高僧信南,仁宗问其乡里,信南答:“臣僧所居,乃王子晋吹箫之地,张文君入竹之乡。”仁宗一听马上就明白:“卿必乐成僧也。”南宋乐清籍状元王十朋干脆把自己的家乡叫做“子晋江山”。 二是回顾乐清的文化史,我们发现,自乐清立县前后至北宋中期,在长达七个世纪的时间里,乐清本土精英文化——士大夫文化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差可称为一枝独秀的是宗教文化。本土文化的几个代表人物都是宗教人物:立县前夕有半儒半道人物张文君,唐代有高僧惟谦、继南,五代、北宋有高僧子仪(水月大师)、信南(文英大师)、慧才和高道李少和等,同时在乐清境内出现了一批著名佛寺和道观,留传至今的出于乐清本土作者之手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释子仪的《白鹤寺记》。 三是名山文化在乐清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乐清本土精英文化影响很大,而乐清的两座名山雁荡山和白石山(中雁)的文化成分中,宗教文化占有很大比重。此外,由宗教文化派生出来的龙文化在乐清也特别发达,对乐清民间文艺影响很大。 四是民间神崇拜盛行,迄今势头未见明显减弱。古人说“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祠”,所谓淫祠,指的就是民间神的庙宇。乐清的淫祠在数量上可能远多于正宗的佛寺和道观,其香火之旺,也可能超过了正宗的佛寺和道观。民间神崇拜虽有别于佛教和道教信仰,但从性质上说也是一种宗教行为。考察宗教文化,不能把民间神崇拜排除在外。 有趣的是,一般民间的“善男信女”,是没有佛教、道教和民间神崇拜之分的,佛也拜,仙也拜,神也拜,甚至连鬼也拜,“有奶便是娘”,功利主义第一。对“鬼”,除了拜,有时还施以打和赶,瞒和哄。所以有人说中国人没有真正的宗教精神,不无道理。但没有宗教精神,不等于没有宗教文化。或许,这种“有奶便是娘”的功利主义宗教信仰观正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一个特点,值得好好研究。比如,这和佛教和道教本身的多神教性质(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是一神教)有无联系? 回到开头说的,既然谈乐清的传统文化,尤其绕不开宗教文化,那么,我们现在研究乐清的地域文化,就要好好梳理一下乐清历史上的以及仍渗透于当下生活的宗教文化。过去,乐清也有一些学人写过一些有关宗教文化的文章,但多是停留在对著名佛寺道观和宗教人物的一般性介绍,且多是零打碎敲,没有成本著作出版。在本身已属薄弱的乐清地域文化研究中,宗教文化研究更是一个薄弱环节。可喜的是这种状况目前有了改变,最近乐清市社科联组织的两套有关乐清地域文化的丛书中,就列入了宗教文化方面的选题。尚洪浦君的《一缕香烟——与乐清寺庙有关的若干人和事》就是其中的一本。 《一缕香烟》不是学术专著,它由一系列散文随笔体的文章组合而成——这是文丛体例所规定的,但它的每篇文章都以寺庙(包括民间神庙宇)为切入点、围绕着宗教文化这个大主题展开,叠加起来,大体能勾勒出乐清传统宗教文化的一个立面。根据文丛的要求,文章既要有一定的学术性,又要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写好并不容易,这就要求作者在学养、专业知识、史料掌握和文字表达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作者尚君是一位青年画家,我与他相交多年,素知他酷爱读书,知识面甚广,作画之外,又爱好文学写作,对地方文史研究也颇感兴趣。此前,他已对乐清宗教文化特别是与寺庙有关的史料搜集有年,在接受本选题后,又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掌握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作者还曾参与过一些带有宗教文化色彩的活动,比如当过龙灯的“领龙”先生,对“领龙”行当有直接实践经验。作者对由“领龙”发展而来、流行于乐清西乡的“斗歌”(“对口白”)也非常熟悉。因而,史料的丰富、新鲜,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第二个特点是,作者在记述与寺庙有关的人和事时,不是对人事作简单的介绍和复述,将材料作机械的排比和叠加,而是融入自己的思考,有分析有综合,有感慨有月旦,与我们平时惯见的那类作者彻底缺席的地方文史文章大异其趣。这个特点也是散文随笔这一体裁所要求的。散文随笔要求作者在说话,要在字里行间看到作者的身影,作者的情绪流露,就是说,除了“客观”,还要有“主观”。第三个特点是它的可读性。可读性也是文学作品的一个考量标准。作者在文章中引用了许多有趣的材料,讲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增加了文章的阅读趣味。还有语言,也是文学的,虽然有时有点拗口,有点涩。涩可能是作者有意追求的,涩得好,可获特殊效果,如胡兰成的文字,就涩得非常好,每每令人拍案,但尚君似乎稍欠火候。 《一缕香烟》不是学术专著,不能要求它具备系统性。但我们的确需要一部系统研究、讲述乐清宗教文化的著作,它的内容还要包括《一缕香烟》未曾涉及的几种在乐清传播历史较短的宗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期待着这样的著作早日问世。 注:《一缕香烟》系乐清市社科联编“乐邑寻踪文丛”之一种,作者尚洪浦,大众文艺出版社社2013年7月出版。 宗教与乐清传统文化 ——《一缕香烟》代序 序与跋 Y ue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