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时评
3  4  
让“小微梦工厂”有梦
网络软杀伤更具杀伤力
禁领报酬
垃圾处理需要更畅达的沟通
张掖市严禁种植转基因作物
遴选百人冲击诺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垃圾处理需要更畅达的沟通
2013-11-01

    乐清观察

    S

    hiping

    ■王庆峰

    “在我们小区围墙外西南角有个垃圾堆放点,经常明火焚烧垃圾,产生的有毒气体飘向小区,小区里有业主价值上千万元的别墅装修好了不住,搬到别的地方。”10月28日,柳市力天·金溪美邸小区业委会的程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61116222称,一个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每天被这些垃圾焚烧的气体包围着,住在这里的业主不敢开门开窗。(10月30日《乐清日报》)

    倒垃圾事小,然而事关环保,须臾间牵动各方利益。需要注意的是,以公民素养为核心,“倒垃圾”也应体现出这样一种原则——正如刘瑜所说,“观察一个地方的政治,先观察这个地方的垃圾”。接收垃圾反馈应属职能部门的活,然而又成了记者代干的话,其中的逻辑顺序就很需要理一理。

    不能否认的是,垃圾没办法处理,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公民素养,比如说本报曾经报道过垃圾分类处理、回收之难,也在于部分公众不自觉。但这一抽象的指证,无法为职能缺位背负全责——有市民曾反映倒垃圾问题,当时是在网络问效平台上发帖;无独有偶,此次市民反馈垃圾堆放问题,也是通过媒体反映。

    可是这样一种议程的设置,不免会让我们反思,不是有相关的环卫部门吗?不是有为此负责的物业管理吗?假如市民有问题,为何不向他们反馈呢?按道理,一种科学、常态的沟通机制,理应取代媒体曝光的偶发性。在倒垃圾问题上,假如要从制度上保障诉求通畅,首先就要实现权责对等、上下畅达的沟通机制。

    可是,在此事件中,我们并未看到这种应有程序:先是规划不力,没有垃圾投放点;再是村庄保洁员和柳市环卫所,缺少工作联系、对接环节;再就是,在缺乏垃圾处理措施的前提下,有人擅自点燃垃圾。各种因素纠缠一起,致使环保工作完全失效,村干部管理有心无力,环卫所也鞭长莫及,因此市民只好求助媒体;而事实证明,媒体之高效、便捷,也通常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记者干了职能部门的活儿,就有必要追究一种职能的缺位。居民素质差,可能会导致垃圾乱丢、垃圾桶乱放的问题,但若不寄希望于机制切入,人人都嫌垃圾脏臭,人人都为推责找理由,或互相埋怨,或求助非程序渠道,我们就有必要反思,对于鸡毛蒜皮的民生问题,沟通机制究竟是没有设计到位,或是有关部门早已习惯性忽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既有“四边三化”,那么对于居民区的垃圾处理、环卫工作,同样应被提上记事日程。当我们的生活被臭气熏天的垃圾打断,这说明某个中间环节出了问题,我们希望在环保议题上,有关部门能主动问询、主动出击、主动排查,避免总是被动地等待告知、催促。

    (作者为研究生)

    垃圾处理需要更畅达的沟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4 垃圾处理需要更畅达的沟通 2013-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