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教育
3  4  
我市“减负”动真格
探求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幼儿园高尔夫课与品质何干
让经典短剧来润泽心灵
学生未报到 教师先培训
IDSA体育舞蹈锦标赛
幼儿园记趣
图片说明
校园即兴“小诗人”
从均衡发展到内涵提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8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幼儿园高尔夫课与品质何干
2010-08-31

  □宗文保

  高尔夫在普通老百姓眼里一直是舶来的“奢侈运动”。但近年来,有不少学校宣称要开设高尔夫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前两天,四川成都一家国际学校公开宣称,今年新学期,从幼儿园大班起,该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高尔夫课程。此语一出,立即引起了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各界争议。不过,成都这家学校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据了解,中小学开设高尔夫课的现象在北京、重庆等多个城市均已出现。

  “我们就是要培养绅士、淑女,要让孩子们具有贵族精神和品质,而这个素质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小学抓起,到中学后再学就迟了。”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与加剧,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两极分化即“平民化”和“贵族化”。低收入群体的要求较低,“有学上,少花钱”是他们最现实的要求。而高收入家庭认为,让孩子上贵族学校,可以给孩子铺设更为灿烂辉煌的前程。社会各阶层人群共同怀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因自身占有资源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教育需求,贵族学校、高收费教育则迎合了这种需求。这家开设高尔夫球课的国际学校无疑是这种贵族学校。

  不过,这种贵族学校真的那么神吗?从打高尔夫培养“贵族精神和品质”这件事来看,相信很多人会感到失望。笔者相信,即便是孩子的修养和品质,也不可能通过几个课时的高尔夫课程培养出来。而且,修养和品质的培养有多种途径,不一定非得通过打高尔夫这种方式——为什么不能学一些优良传统和好的行为习惯呢?校方振振有词地说,高尔夫运动倡导“礼仪、诚信、自律”的品质,可试问哪一项健康的体育运动不倡导这些品质呢?按这所学校的思维,世界高尔夫赛场上的佼佼者必然具备无与伦比的品质了,但看看那位深陷丑闻的老虎伍兹,大家又作何感想呢?这学校之所以不顾一切地要让孩子打高尔夫球,骨子里还是以为高尔夫是项贵族运动,认为和高尔夫挂钩了自己就真的是“国际”学校了,就高人一等了——一些办学者在教育理念上的迷失暴露无遗。

  在这种学校,教育课程沦为了财富象征,而不是针对个人能力的严肃意义的教学。笔者曾访问过多个国家的学校,没听说有哪家幼儿园或者小学有高尔夫球这门课程。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办学的宗旨、育人的方式应该正规化、大众化的,应该教会孩子生存的技能与生活的道理,而不是享受的手段。如果刻意追求高、新、尖的花架子课程,不仅枉花了家长的钱财,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实际上,学龄前儿童过早接触专业性、技巧性过强的运动,可能造成肢体发育不平衡,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尔夫这种运动的形态、方式其实并不十分适合身高还未超过球杆的小朋友。同时,孩子们在“被学习”的过程中,一开始就被灌输了所谓的“贵族化”的导向,没有钱参加学习的学生很可能会自卑,而家庭富裕的学生则容易形成攀比心态,实际上更不利于他们养成勤劳节俭等真正美好的品质。

  因此,笔者以为,幼儿园开办高尔夫球课,要么是学校教育决策的失败,要么是一次故意为之的炒作,如一位网友评论的那样:“故作惊人状,有炒作之嫌疑。学做人是假,赚学费是真。貌似走在行业前面,实如《卖柑者言》里的柑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教育 06 幼儿园高尔夫课与品质何干 2010-8-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