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及教育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全省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视频会议,《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中,省教育厅在开设课程、作业量、补课、考试、休息和招生六方面提出“六严格”要求,并明确各级责任,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强化督查,严惩违规,强力推进全省中小学生减负。这也意味着,喊了多年的“减负”口号,在新学年开学后,终于要动真格的了! 学生:即使是暑假也在学习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市不少作文班、数学班、美术班、音乐班、钢琴培训班等假期培训机构门庭若市。上小学五年级的李轩敏说,平时每天完成家庭作业要两三个小时,暑假里则更忙些,除完成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外,还要上奥数班、作文辅导班,每周只有周日可以休息,而周围跟她一样情况的同学还有很多,所以她觉得即使学校减负了,可是如果爸爸妈妈们又偷偷给他们“增负”那也没办法。 “什么时候我们没有考试,没有考分和排名,那时我们才能真正的解放。”读初二的王昊告诉记者,他最害怕就是考完试后公布成绩名次,不管考得好,还是考不好,对他来说都很难熬,考得不好,怕老师、父母失望,考得好了,又担心下次考不好,在这样的压力下,只有拼命学习,即使在寒暑假,也还要通过上各类补习班补充知识。 家长:减负让我们左右为难 多年来,为了应对“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这“三多”,学生们只能早起晚睡、“加班加点”,看着孩子小小年纪就睡眠不足、未老先衰,哪个当父母的不心疼?可是在广大家长的心目中,升学就是硬指标,而且评价老师和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就是看孩子的成绩和升学率。 “我也想让孩子快乐一些,让他轻松一些,但社会竞争压力大呀!现在不吃苦,孩子将来怎么上好大学,找好工作?”一位学生家长吴女士说。据了解,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个好前程,不少家长只得督促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去各样的辅导班学习。 老师:多给孩子发展的空间 “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因人而异的,相同的作业量,完成作业的速度就不一样。”我市一位小学教师认为,现在学生的负担有两种:一种是心理负担,是由考试带来的。比如一考决定一切,什么升级、留级、评三好生都以此为依据,考试的压力就来了。还有一种是无效负担,是由大量的机械重复操练带来的。而解决的方法需要学校和家长把时间还点给孩子们,让孩子放松点,愉快点,给孩子提供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让他们主动去学习。 部门:不让减负流于形式 日前,市教育局局长王友闻在全市新学年学校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求努力寻求新课程背景下“减负增效”的新途径,使学生“书包减轻、作业减负”。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教学四项规范”(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质量测评)达标,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目标、结构和内容的新型教学模式;切实加强作业批改和作业设计环节,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精选布置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的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不超过90分钟;大力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不向学生布置大量机械重复或惩罚性的作业;规范学生作息时间,确保学生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严禁各校在节假日举办各种提高班、补习班、竞赛班或提前上课,所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必须纳入正常课堂教学之中。 (杨海虹 屠吉敏) 愿孩子脸上永远绽放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