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世博园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目睹了未来解决交通拥堵的全新创意——《2030,行》。影片向观众展示了未来交通发展的三大方向:电力化、车联网、自由驾驶。 在首都北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发明创意即将走上街头——让公交车踩上“高跷”,小汽车在它“肚子”底下自由穿行,两者各占各的空间,谁也不碍着谁,道路交通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这样的情景听上去有些像童话故事,但却是即将走上北京街头的实实在在的新发明——“立体快巴”。 小车在它下面穿行 如钻“移动隧道” “立体快巴”的发明者宋有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不过,拥有120多项有效专利的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发明大王”,风靡全球的礼宾花、全国推广的警用装备抓捕网等发明均出自他之手。 快巴其实就是空中“劈腿”的小地铁或者轻轨。这种快巴分为四节,每节长10米,底层高度为2.2米,总高度为4.5米。 最高时速60公里 宋有洲介绍,“立体快巴”内部和地铁相似,有两排背靠背的座位和若干扶手,一次能容纳1200名乘客,最高时速60公里。不过,快巴的综合成本却很低,5000万元左右仅是地铁投入造价的10%左右;全程使用电力和太阳能电伏板采电,与其它各种燃油公交大巴相比,可降低成本30%左右。 下层车辆如何避视线被挡? 宋有洲介绍,快巴底层两侧是镂空的,且底部刷成白色,并装有若干照明灯,所以即使汽车在下层行驶,也不会影响司机视线。另外,快巴轨道也和路面一致,并不会给汽车司机变道带来不便。“不过,快巴是全新的交通工具,刚在路面上运行时,下面穿过的汽车司机可能会有个不适应的心理过程。” (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