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中小学生时有发生安全事故。而众多事故中,游泳成为头号杀手。盛夏酷热,生性好动的孩子们到水边戏耍,这是天性使然。但在农村,由于缺少正规的游泳场所,孩子们只能到溪河、水库甚至建筑工地的水坑等处游泳,危险水域导致悲剧发生。 清凉幽静的小水潭往往是危机四伏的所在。 农村缺乏正规游泳池 暑期到来,我市各大游泳馆里,孩子明显增多,暑期少儿游泳班、游泳夏令营正在热办。相比市区的孩子,因农村地区水网密布,加上家长对孩子的监管比较宽松,农村孩子私自下河游泳的情况比较普遍。近来天气炎热,记者在大荆、淡溪、白石等镇采访时,无意中发现不少学生会到池塘、水库、河道等处游泳,孩子们玩水玩得开心,却让旁观者为之捏一把冷汗。在没有家长看护的情况下,不少学生三五成群在河边游泳、玩耍、嬉水,部分小学生更是随便从高处跳水,小溪、河道里水下情况复杂,孩子在对水情不熟悉、缺少游泳知识的情况下贸然下水,发生事故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家住大荆镇的村民包哲南告诉记者,平时他夫妻俩忙着做生意,对孩子的监管显得有心无力,“孩子放假了,不可能24小时把他留在身边,所以在孩子9岁时我就教会他游泳,并规定他只能在村里熟悉的河道里游泳,而且不准他一个人下水,至少得有几个人陪同,这样出现意外时也能有人相救。” 溺水别慌要学会自救 由于暑假比较长,加上天气炎热,很多学生喜欢游泳消暑,那么,农村里的中小学生该如何在正常休闲的同时防止溺水事故发生呢? 据专业人员介绍,游泳前必须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防止游泳时抽筋,小朋友游泳更需要有大人陪伴在旁,如果是初学者最好带上游泳圈,这样才能保障安全。一旦发生溺水可采取适当办法自救。出现状况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定,千万不能在水里做较大幅度的动作,尽量保持身体的平静,因为这时候动作越大越容易加重抽筋等事态。不熟悉水性者发生溺水时可采取以下方法:除大声呼救外,身体采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如果发生腿部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此外,相关部门还提醒爱好游泳的学生,不要随便到偏僻的水塘、河边游泳玩水;在没有了解当地水流和水位深浅的情况下,不要盲目下水,更不要随便在高处跳水,以免发生意外。更需要家长对孩子多加留意,不要让孩子私下下水,应把孩子送到正规游泳场所,避免事故发生。 (杨海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