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这拜师学艺的都是有底子的高手,你有基础吗?”8月10日下午,当48岁的谢建云找到91岁的孔宪占拜师学参龙词时,耋耄之年的孔老爷子摆起了架子。好在徒弟很真诚,如实回答:没学过,但有心!听闻此答,刚刚还一脸傲慢的孔老爷子突然哈哈大笑,连声赞好。 自上月底本报刊出九旬老人急招参龙词传人的消息后,在我市虹桥镇某中学工作的谢建云老师第一时间与笔者取得联系,表达了自己想学参龙词的意愿。 8月10日下午,刚刚忙完暑期培训事项的谢建云老师提着一些滋补品和笔者一起来到孔宪占老人家中拜师,此时老人正捧着一本古书在细读。 学唱不为财,诚恳徒弟得师赏 面对远道而来的求学者,孔宪占老人表面虽客气,却不时放话试探来者的诚意。原来,在招徒消息放出的近半个月时间里,已经有四五拨人前来拜师。“清江、虹桥、大荆、乐成……来的人很多,就是不真诚,我看不上!”老人说:“学参龙很苦的,首先要吃烂古书,通晓典故,还要记性好,脑子活。”老人边说边用眼睛偷瞄谢建云。身为教师的谢建云在老人面前很谦逊,不时点头、提问。谢建云说,他学参龙词并不是为了钱财,他是真心想把这门传统文化继承下去。老人听此,脸上乐开了花。 有徒万事足,耄耋老人忙备课 经过一个下午的交谈,孔宪占老人对谢建云很满意,主动提出让徒弟住到他家来。“我有一肚子的东西要教你。”老人拍拍肚子,爽朗地笑道。谢建云也很兴奋,说等他回单位把手头的工作落实好就赶来学参龙词。“先背典故、再记歌谱,然后跟老师去实践。”对于该怎样开始学习,身为中学老师的谢建云规划得很清晰。孔宪占老人听后连连点头,并表示自己这两天要赶紧备课,把参龙词写下来好让徒弟学习。 “你可要早日过来学啊!”当天傍晚,当谢建云与老人道别时,老人满怀期待地说。 (孔丽琴) 孔宪占与谢建云交流学习参龙词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