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发生多起涉牌涉证违法案件,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给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构成极大危险。为此,交警部门将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涉牌涉证违法行为。 典型案例 案例一:2010年7月9日9时19分许,吴某驾驶牌号为粤A2F292的轿车在乐成镇环城东路市二中前路段,因实施使用伪造的机动车号牌、使用变造的机动车行驶证、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放置保险标志等违法行为,被交警查获。 案例二:2010年6月27日20时20分许,姚某驾驶牌号为浙C7781M的轿车在柳市镇三里一路49号前,因实施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的机动车驾驶证的违法行为,被交警查获。 深究违法行为形成原因 偷逃各种税费。载货汽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要是正常运营需要交纳养路费、货运基金、保险金、车船使用税、工商管理费等各种税费。而一些车主购买同类型车辆通过补领牌证套牌,偷逃税费获取高额利润。 逃避非现场执法。近年来,随着公安交警部门科技强警力度的不断加大,电子警察、监控抓拍等设备不断增加,非现场执法已经成为重要的执法手段,部分车主为逃避交通违法行为被抓拍,采取使用假牌、互换号牌等手段干扰执法。 逃避正常执法检查。部分“问题”车辆(报废车、赃车、无法入户车辆)无牌证上路行驶易被查纠,使用假牌证企图逃避被查纠。 违法驾驶人逃避记分处罚。个别违法驾驶人使用假证或套补他人驾证,在交通违法被查纠时出示假证逃避记分处罚。 无证人员逃避检查。部分无证人员持假证、套证上路行驶,企图蒙混过关,逃避交警处罚。 多管齐下 加大查纠力度 交警部门在借助媒体开展大力宣传涉牌涉证违法行为的危害性的同时,还将陆续公布举报电话,开辟网上举报、短信举报等渠道,制定举报奖励措施。加强研判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合理设置查缉卡点,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和重点车辆的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各类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行为。充分利用交通技术监控系统、城际和公路卡口系统、移动警务系统等科技手段,实施有效查控。对查获的假牌套牌违法行为,深挖线索,扩大战果,坚决查处和取缔造假贩假窝点,严厉打击造假贩假违法犯罪行为。 (马伟建 叶悠然) 图为交警上路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