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进口食品须谨慎 有“中文名” 才能放心买 随着网上购物的盛行,网购食品满足了很多饕餮一族不出家门就能够尝遍全球美食的心愿。不过,由于食品是入口之物,关系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市民购买时应多留个心眼。而现今网购的“洋食品”的外包装上又常常没有任何中文说明,因此网购进口食品时,更应慎之又慎。 日前,市民杨小姐告诉记者,她前几天从网上购买了一些进口食品,饼干、牛肉干、巧克力等,可她发现这些食品包装袋上没有一个汉字,这些食品究竟含有什么成分?过期没有?她心里都没个底。 记者随后到某购物网上输入“进口食品”,网页上跳出了大量产自各国的食品种类,比如泰国的椰子片、菲律宾的芒果干、韩国的海苔和棒棒糖……在一家网店内,记者看到卖家将包装正反面的照片发布出来,又详细地介绍了食品的口感和配料等,却没有任何中文标识。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网店卖家,他们均表示部分食品是没有中文标识的,“但绝对是‘原装进口’的食品。”还有一些店铺销售的进口巧克力和糖果,店家声称是整包进口后自行分装的,即买家只能收到散装的进口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消费者都只能得到卖家的口头承诺。 记者了解到,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正规渠道进来的食品都会有规范的中文标签,会注有食品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等基本信息。 (记者 李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