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金乐,江西南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宜春市人大代表。看上去十分低调的他,在9年前将一家濒临破产的工厂变成为一个江西电气业的老大。他还获得“江西省优秀非公有制企业家” 、“宜春市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集团企业也被授予“外来投资企业贡献奖” 等荣誉称号。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是什么力量使企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从跑供销到收购国企 1981年,17岁的南金乐初中毕业,跑到江西丰城,销售电气和矿山配件,靠赚取一点点佣金为生,被现在的他笑称为“投机倒把”。由于年轻,客户不信任他,接不到大业务,这样一直持续了两年。 记忆中第一笔大生意,是在1983年,接了丰城矿务局2万元的单子,当时心里是说不出的喜悦。 想起来,当时从家里出来身上仅带了500元路费,遇到最困窘的时候,也有同乡人伸一把手帮助。这让南金乐感觉特别亲切,也对他日后成立宜春温州商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过了几年,南金乐来到宜春这块沃土,凭着自己的智慧,在学习和实践中,抓住机遇,运筹帷幄,在负责德力西品牌在江西市场运作和开发的5年中,围绕做大、做强、做精这一主线,采取一系列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引进市外资金1.1亿元人民币,就是在不断顺应市场,变换经营思路中,他的探求摸索迎来了希望曙光。 2001年他利用引进资金整体收购了原国有中型企业江西机床电器厂,并对原企业进行了市场评估和经验总结,完成了重组改造,并与宜春供电局实施强强联合,组建成立了现在的江西三龙电气有限公司。 在企业收购之初,面对巨额的亏损和企业萧条的景象,“善变”的南金乐找准问题根源放了“三把火”:引进先进技术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这“三把火”不仅使企业浴火重生,也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一跃成为江西专门生产电气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达3亿元,集科工、贸于一体的中型生产基地,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使300余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营销网络覆盖江西各地及周边省份,企业由此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以人为本注重质量 企业在发展壮大,但南金乐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没有变,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几年间不断引进各类人才,聘请科研院校专家,正是人本思想让专业技术人才有了施展技能的舞台,与此同时企业在科技生力军的带动下不断求实创新,成为江西省首家通过3C认证的电气企业。 2009年正式获得国家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江西南氏集团,目前旗下子公司有:江西三龙电气有限公司,宜春南氏混凝土有限公司,宜春市南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西南氏管业有限公司四个公司,并投资、参股多家企业。经营项目涉及地产、电气、建材、商贸、服务等多种产业。创办人正是南金乐。 扎根江西德报社会 通过不断的技改扩建,注重经营策略的南金乐开始打造自己的“三龙”品牌,他强调:“产品一切服从服务于市场”,至今已形成了专业从事高低压开关柜、组合式变压器、电线电缆、建筑电气等系列产品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2.5亿元人民币,是江西主要的输配电器生产和销售基地。经历过市场考验的三龙公司从2003年的销售收入3750万元到2006年的8000万元,并推出自主产品50余种,产品市场份额由原来的不足20%突破到70%以上,先后获得“江西省低压电器检测基地”,“宜春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先进私营企业”等荣誉。 在宜春奋斗将近20年的南金乐,在取得成绩同时并没有忘记德报社会的使命,他积极支持政府事业,回报社会,仅2003年就为当地贫困农村捐款献物60万余元。 (程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