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上岗了,工作比较顺利。”7月6日至12日,本报连续数天刊登了为招暑期工的单位和找暑期工学生们牵线搭桥的报道。经过各家企业和单位的面试、筛选和培训,学生们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上岗了。昨日,记者回访了部分正在做暑期工的学生。 当上导乘员 很幸运 8月3日上午,记者坐上虹桥201环城公交车,迎面就是导乘员甜甜的笑容,亲切地询问你要到哪里去。8月1日,虹桥环城公交车正式开通,“8辆公交车上的14名导乘员,全部是暑期工。”虹桥客运中心环城公交车负责人金辉告诉记者,孩子们在这里工作很努力,受到了一些乘客的赞扬。 “刚工作三天。我们很幸运能在环城公交车上工作。”来自湖北的大三学生周雪果说,暑期她来找在乐清务工的姐姐,一位老乡在本报看到招聘暑期工的消息,便推荐她去试试。雪果告诉记者,家中条件不富裕,做导乘员工资每日60元,她上大学每月生活费为400元,如此一个月下来, 她就能赚得下学期的生活费了。 乐在其中 表现优秀 “都挺好的,这份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别人沟通……”在中国移动乐成分公司做暑期工的李德德开心地说。上岗半个多月来,他接触到了很多新奇的工作项目,帮客户充值话费、介绍业务知识、选择手机号码等等。对于德德而言,工作虽然有点辛苦,但是乐在其中,因为收获了更多的知识。 移动公司的代理主管卢德钊告诉记者,此次乐清范围内共招聘了45名暑期工,根据暑期工的家庭住址和具体情况,分别将他们分配在乐成、北白象、柳市、大荆、虹桥的移动营业厅内工作。正式上岗前夕,公司还为这批暑期工进行了为期5天的培训。“这些孩子很认真,吃苦耐劳,上岗以来表现都很优秀。看着他们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不过相比较而言,现在这些孩子主动性更强,更勇于面对挑战。”卢德钊说。 学会微笑 学会忍耐 “进入社会工作,才知道钱原来这么难赚。”高二学生叶丽萍是金龙大酒店暑期工队伍中的一员。最近这段时间,她每天早上8时起床,9时50分站岗。倒茶、送水、端菜、开酒,样样都要十分小心。叶丽萍告诉记者,因为穿不惯高跟鞋,她工作的第一天晚上下班回到宿舍时双脚肿得可怕。她当时就想到放弃了,但是又怕别人认为她吃不了苦,所以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如今,在师父的眼中,叶丽萍是最得意的门生。 暑期工黄夏琳则告诉记者,一次包厢服务时挨了顾客的骂,让她伤心了好一阵子。不过经过老员工的帮助,她明白了“微笑可以让客人对你充满好感,忍耐可以让自己充满斗志。” 金龙大酒店的办公室主任杨勤丽告诉记者,最初他们酒店招聘了40余名暑期工,但由于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很大,到现在只留下了一半人。 杨勤丽认为,只有在工作中态度积极,能服从管理的,才能在暑期工的实践中,得到更大的锻炼。 (记者 郑露露 见习记者 吴梦梦 实习生程遥) 周雪果在工作 叶丽萍在折餐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