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就特别累,除了上班,还要担心家里的孩子在做什么。”最近,网友“滔滔不绝于耳”在本报QQ热线133577110上抱怨道。 漫长的暑假,已过去大半,对部分孩子来说,没有比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更有意思的暑假活动了。但是不少小朋友都有“上网、看电视限制时间”的“家规”吧,面对家长限制和电视电脑的无限诱惑,许多“小鬼”们见招拆招,表现出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智慧”。暑假,家长和“小鬼”们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电视电脑“争夺战”。 孩子闻风而动 老妈试探“温度” 网友“咖啡”:一放暑假,我就会趁白天妈妈上班的时候,偷偷跑去客厅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我一边盯着电视机,一边注意门外声音。一听到妈妈的脚步声,我马上关掉电视机,冲回房间装出写作业的样子。有次我刚跑回书房,老妈就进门了。她摸了摸电视机,就知道我偷看过电视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电视机开了一下午,已经非常烫了。“明察秋毫”的老妈通过电视机的温度,戳穿了我偷看电视的诡计。 儿子找网线 老妈打“游击战” 网友“笑笑”:一放假,儿子就特别喜欢上网玩游戏。为了争夺一根网线,我们近乎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藏起网线后,他会翻遍整个房子去找。有次被他发现网线锁在抽屉里后,他竟然趁我不在,撬掉了抽屉。从那以后,我每隔两三天就会换一个藏网线的地方,防止他找到。 藏起电源 结果忘了“藏身处” 网友“多啦米发嗦”:我妈妈为了防止弟弟上网,藏起了电脑的电源线。前阵子我有事儿急着要用电脑,就跟老妈一起翻遍了抽屉找电源线。结果老妈自己也忘记了藏哪儿,怎么也找不到。最后我不得不去邻居家上网。 专家建议 “疏堵结合” 市海天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林仕锟指出,如今互联网与生活已密不可分,卡断网线等强制性的方法已不管用,反而更容易“点燃”孩子的“网瘾”。 因此,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允许孩子有一定时间接触网络,但时间安排要合理。比如采用“签约法”,父母与孩子对上网时间达成协议,这样比强制性干预要好。通过父母尊重孩子需求,孩子尊重父母要求,达到和谐状态。 如果孩子已出现对互联网依赖、上瘾的情况,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家长化“被动” 为“主动” 七里港中心小学的李老师建议,家长可以陪孩子适当地上会儿网、看看电视:“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上网、看电视,对网络、电视上一些情节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小孩建立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观念。” 此外,家长可以通过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将孩子的注意力从电脑或者电视机前转移走,从而化“被动”为“主动”,控制孩子上网、看电视的时间。“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游泳,不仅锻炼体能,还能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李老师说。 (见习记者 蔡甜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