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国骄傲·第10届时代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武汉中森华集团董事长郑巨云荣获“第10届中国骄傲时代十大领军人物”,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在大会作主题演讲。 “如果说近年来在武汉地产界还有中森华那么一点立足之地的话,我想,那是中森华人用自己‘中庸非庸、森然厚德、华贯长天’的处世理念,以放弃房地产业现实利益、协同政府共同推进城中村改造,从而以一个领军人物应有的胆略与气度、谋略与胸襟,完成企业二次跨越的华丽转身,而给业界留下的‘中森华印象’与‘浙商硬气’。”这是郑巨云演讲的开场白。 “士”出有因,那一种迷茫的渐悟 与传统浙商滚雪球般的财富累积方式不同,郑巨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玩家”,最起码在其华丽转身之前如此。他说,赚钱太容易了,在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与事业的坐标与定位之前,自己一直在“玩”,玩商业、玩市场、玩文化…… 1980年,17岁的郑巨云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让自己成为村里的首富,轻而易举地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也许是成功来得太早、太容易了,郑巨云失去了奋斗的新奇与刺激,失去了奋斗的豪情与壮志;也许暴富之后面对的却是对人生、对世界的更多“不惑”? 对“不惑”的思索之后,他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总像猎犬般警觉于世事更替、社会更迭、政策更新,总能在适当的时间寻求稍纵即逝的机遇、找到合适机会,“这是一种游离于传统商性之外的思维,这种思维能够让其看到别人视而不见的机会,并以超凡脱俗的眼光把握这一机会,变成开启未来、决胜成败的金钥匙”,对于郑巨云来说,机会无处不在,只要足够用心就能够成为机会捕手。 “士”在人为,那一种毅然的顿悟 郑巨云二次创业的拐点源自一个尖锐的社会现象与尘封的国家政策。 2004年,正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攻坚之年,当内部“改良”不再具有国企的造血功能,当民企改制国企不再有政策性限制之时,郑巨云敏锐地意识到自己这是发挥浙商天然“市场优势”的机会:之后的两年间,华森鞋城、华森洁具市场、华森干鲜美发用品市场相继开业,总营业面积达25000多平方米的三个“市场主体”,不仅创造了高达7.5亿元的营业收入,而且解决了1000多名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郑巨云说,三个市场都是倒闭国企的闲置仓库与厂房改造的,改造成市场既符合周边市场“推路入室”、“专业经营”、“规范管理”的需求,也符合专业市场商业化运作的市场法则。三个“华森”市场自运行以来,成为区域专业市场中的佼佼者,开拓出一条现代物流业产业升级、专业化运作的市场新路。 “士”业有成,那一种豁然的彻悟 郑巨云是那种对事业悟道有加、对金钱慨然于世的淡定之人,而他寻求的事业,总是那么出其不意而又波澜壮阔。 2007年,正当新一轮的中国地产风起云涌,人人为之趋之若鹜时,郑巨云却做出一个让常人无法理解的决策:在武汉市江夏区的八分山,开发“中国楚城”!这是一个融“历史、文化、商贸、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商业综合体,也是武汉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旅游地产项目。 与中国楚城同时启动是一个曾被很多地产商称之为“黑海”,如今已被过早证实为“红海”的“边缘地产项目”——城中村改造。2007年,位于新荣村轻轨旁、占地30亩、总投资1.8亿元的汉口“华森佳园”经济适用房项目的顺利竣工,标志着中森华集团全面吹响进军武汉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号角。 目前,占地面积190亩、总投资19亿元的“中森华·国际城”已开工兴建;而占地188亩、总投资29亿元“中森华·徐东国际新城”亦将破土动工。 同时,“中森华·锦绣城”;“中森华·易佳苑”;“中森华·四台滨江新城”;“中森华·钟山国际公寓”;“中森华·彩虹城”;“中森华·杨园景苑”等各个项目均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于2010年7月18日奠基动工的,融娱乐、购物、餐饮、美食等业态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中森华城”,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能使汽车到达每个楼层及楼顶的大型商业建筑,它将成为汉阳新中心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和武汉又一个新地标。 (沙洲 程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