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 摸清乐清生物多样性家底 1956种物种“安家”山海之城 2025年02月27日  

  松雀鹰。

  黑翅鸢。

  毛冠鹿。

  蛛网萼。

  虎纹蛙。

  竹叶兰。

  历时三年 摸清乐清生物多样性家底

  1956种物种“安家”山海之城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剑佩

  通讯员 李珏

  头戴“黑头盔”,身披“白羽衣”的黑嘴鸥,在迁徙中将乐清作为中转驿站,选择来这里栖息、觅食。

  到雁荡山游玩,有机会邂逅黄腹角雉,头上长角,身前吊着肉裙,见人就会“害羞”地把头埋进草丛里。

  站在乐清湾畔,黑脸琵鹭的优雅身影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

  这些难得一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随着《乐清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项目》出炉,也出现在大众视野。历时3年,首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规范的调查,基本摸清乐清生物多样性家底,共实际调查到物种1956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40种。

  乐清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项目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组成强大的技术团队完成,对乐清的生态系统、陆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昆虫、水生生物、大型真菌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等作了全面梳理,是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入、规范的调查,基本摸清了乐清生物多样性家底。

  乐清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瓯江口北岸,属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乐清市优越的气候条件,多样性的地貌、土壤营造了优越的生存空间,共实际调查到陆生高等植物78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有苏铁、银杏、水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有闽楠、浙江楠、花榈木、野大豆、金荞麦、中华猕猴桃等。

  乐清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有大片的森林、河流湖泊和农田等,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全市共实际调查到陆生野生动物743种,其中哺乳动物19种,鸟类150种,爬行类32种,两栖类26种,昆虫516种。现有陆生野生动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种,为黑嘴鸥、黑脸琵鹭、黄腹角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2种,豹猫、毛冠鹿、中国瘰螈、虎纹蛙、拉步甲等都在乐清安了家。

  乐清湾是我国三条鸟类迁徙路线之东部通道的必经之路,乐清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环境,让乐清受到了众多鸟类的青睐。乐清发现的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部为鸟类,分别为黑嘴鸥、黑脸琵鹭、黄腹角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为蛇雕、苍鹰、游隼、画眉、黑翅鸢、凤头鹰、松雀鹰等。珍稀濒危鸟类在乐清市分布广泛,从东部沿海至雁荡山区,以及中部、南部的建成区和城镇生境等都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分布。

  通过此次调查,乐清市基本摸清了全域生物多样性的家底情况,为乐清市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措施,加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等提供了本底数据支撑。同时,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的发现,印证了乐清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印证了乐清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乐清市将基于此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全面梳理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结合自身丰富的生态资源,不断探索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路径,加快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