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机制”同频共振 科技创新赋能增效 2025年02月13日  

  扫一扫

  填写乐清企业需求征集表

  科技副总入企指导。市科技局供图

  乐清科创氛围浓。曾盼 摄

  扫一扫

  关注“创新乐清”公众号

  “三大机制”同频共振 科技创新赋能增效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青

  有着创新“基因”的乐清,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之路,高举高打推动科技创新。去年,乐清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各项工作均稳步推进。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今年,乐清将推出科技成果“双榜制”、科创平台项目“拨付制”,并迭代升级民营企业“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科技之花将不断结出产业之果,为乐清这座工业强市提供更强动力。

  科技成果“双榜制” 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乐清又有“新动作”。近日,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乐清推出企业技术需求榜和高校技术成果供给榜,以“双榜制”加速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双榜制”由谁揭榜?“我们会组建一支专业高效的技术经理人团队,链接高校、服务企业,征集企业技术需求榜、高校成果供给榜。”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解释,作为连接创新与市场的桥梁,技术经理人如同牵线搭桥的红娘,打破成果供给端和产业需求端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促成“好事”,让更多成果经培育后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样品变成产品。

  在匹配过程中,企业技术需求一侧,市科技局围绕全市“1+4+N”现代化产业体系,广泛征集当前技术创新需求及相关技术参数要求,由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梳理、汇聚技术创新需求,编制企业技术需求榜,及时向高校院所、技术经理人发布;而高校成果供给侧则由技术经理人队伍收集、汇聚对乐清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推动作用的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将数据编制成高校成果供给榜,第一时间向企业发布。最终由市科技局将形成的两张榜单上传至省科技大市场乐清分市场平台,采用智能匹配、人工匹配等方式,打造“线上+线下”科技大市场,提供定制化匹配方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我们将面向全温州市域范围的成果转化基地或科创平台筛选一批服务专业、能力突出的技术经理人,定期举办培训交流会,以老带新,强化技术经理人的培育和储备工作。”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市科技局还设立技术经理人科技成果转化奖金池,通过明确评价机制和奖励措施,激励技术经理人提升专业素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质效。同时,对通过双榜制成功匹配的企业,提升其“创新券”使用和兑付比例。力争到2027年,技术交易量增幅达1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量质双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构建具有乐清特色的县域创新驱动发展高地。

  科创平台“拨付制” 助项目“落地生金”

  为引导全市科创平台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鼓励平台与企业高质量开展科技项目攻关,乐清将在全市范围推行科创平台项目拨付制工作。这也是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又一大实举。

  此次推出的拨付制将通过创新科创平台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方式,进一步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和创新要素配置,帮助实验室成果加速走向市场,提升转化成功率,推动财政运行经费补助向科技项目经费补助的模式转型,加强平台运营管理和绩效评价,赋能乐清产业发展。

  那么,科创平台项目拨付制如何拨?“我们建立虚拟‘平台项目经费池’,按各平台项目指标完成进展情况分阶段按比例拨付。”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中,他们将组织专家对已立项的项目分为项目立项评审、项目中期评审、项目验收评审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按每个项目一定经费比例拨付到平台。

  据悉,该拨付制将率先在西安交通大学雁荡山电气研究院、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乐清智能制造与装备研究院等平台试行,全市试点平台每年联合企业科技立项20个以上,列入温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个。

  此外,每年年底,市科技局还将组织全市所有科创平台开展比拼,结合各科创平台研发能力及项目经费评出年度优秀平台,并将“平台项目经费池”剩余资金用于优秀平台项目的奖励,推动科创平台发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开展技术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平台服务企业质效。

  “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 让企业有“研”有“值”

  当越来越多的“科技副总”穿梭于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当企业的研发需求能够直达高校科研院所的原始创新源头,一个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乐清加速形成。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0多家企业与遴选的“科技副总”牵手。

  竞争,实质是创新实力的较量。当前,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战略博弈空前激烈,只有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才能答好人才培养“基础题”、科技创新“关键题”、成果转化“应用题”,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科技副总’正是我们积极探索出的一条符合乐清特色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乐清率全省之先选聘科技人才入企兼任“科技副总”,建立专家库,帮助企业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去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技副总”2.0版实施方案,首次采用企业与人才面对面洽谈、双向选择的形式,确保人岗相适,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实现人才与企业的精准匹配。

  “科技副总”奏响产创融合“共鸣曲”,取得了丰硕成果。如,温州医科大学口腔材料研究所副研究员林继兴到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科技副总”期间,开展了“超特高压低耗耐候铝合金电力金具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成果获得了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高丽兰教授任职慎江阀门后,嫁接天津理工大学科研资源,以校企合作攻关重大科技项目,形成发明专利2项……

  数据显示,首批聘用“科技副总”的30家企业,2023年营收平均增长15%,比乐清平均高出8%,研发投入占比从4%增长到4.6%;“科技副总”协助乐清企业获得发明专利70余个,成功创建1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累计承担省“尖兵”“领雁”项目2项、市级重点研发项目13项、乐清级重大攻关项目44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70余项,助力乐清成功验收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

  “我们还注重对‘科技副总’跟踪服务和考核评价,综合运用政策、金融等多元方式对‘科技副总’及所在企业给予支持,确保‘科技副总’引得进、用得好、见实效。”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乐清将进一步迭代升级“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深入打造“政企联动、揭榜挂帅”科技项目,让更多“科技副总”参与其中,继续拓展渠道,安排更多场次的洽谈会,让企业与人才双方得到充分的交流沟通。此外,还将探索与高校合作共建激励机制,为专家教授入企服务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精准的绿色通道。

  链接

  2025年民营企业“科技副总”需求征集:有需求的企业可登陆“乐清市科技项目申报一网通”,根据《2025年民营企业“科技副总”企业需求申报流程》(详见二维码)进行填报。

  第10位

  中国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位列第10位;

  84.0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4.04%,排名温州第1;

  10%

  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增长10%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为70.7%,均稳步提升;

  380家

  全年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80家,总量居温州市首位;

  162家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2家,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0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5家、温州市级研发中心146家;

  359项

  全年新招引孵化企业(项目)359项,集聚创新创业人才3002人,新增孵化空间面积30.9万平方米;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6家,居温州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