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懋培
近日,厦门大学举办“金陶笛”杯两岸陶笛邀请赛,旨在充分展示民乐魅力,发扬中国以陶埙、陶笛为代表的陶土乐器文化。据悉,本次邀请赛分11个组别,吸引了2600多人报名参赛。
在日前公布的获奖名单中,乐清的王益锋凭借一曲《断桥残月》勇夺非哨口埙组(即埙)金奖,另一曲《茶山传遍青笛声》获得哨口埙(即陶笛)青年组银奖。
葫芦丝吹响年少梦想
王益锋对音乐的喜爱启蒙于武侠剧,看到电视里的大侠吹笛子,他觉得特别侠气,可因为家庭原因没机会学,一直觉得很遗憾。2013年,一次机缘巧合,王益锋报名参加了乐清市图书馆公益课堂,接触到葫芦丝学习,尘封多年的记忆再度被打开,自此开始了儿时未竟的音乐旅程。
从那后,只要有空闲,王益锋就跟着公益课堂的学员一起练习,没想到天赋颇高的他第二年就拿到了葫芦丝十级证书,后来他又在网上报了培训班,还前往葫芦丝的故乡云南,向李贵中、李春华等大师学习。之后乐清市成立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王益锋受邀担任秘书长职务,闲暇时他经常参加各类公益演出及比赛。
2017年首届全国葫芦丝巴乌邀请赛在杭州举行,王益锋与乐清演出团体在比赛中获得银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后,王益锋给自己定了更高的学习目标。2021年,他通过中国音乐学院的网络课程,考取了葫芦丝高级教师指导证以及音乐基础中级教师指导证。
一见如故与埙笛结缘
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2019年,王益锋听到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便喜欢上了陶笛,学习陶笛的过程中,又了解到埙这种古老乐器。“一拿在手上吹奏,就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他说。
此后每天中午,王益锋都会抽出一小时练习陶笛吹奏,还会利用晚上的时间练习埙。他给自己立规定,每周练会一首曲子,坚持了半年多,技术愈加熟练,个人视频号上也积累了400多首作品。当听说在厦门举行的两岸陶笛邀请赛后,他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情报名参赛。
赛前他一直没有决定下来参赛曲目,思来想去后决定将原先练习过的葫芦丝8级经典曲目《断桥残月》用埙来演绎,在葫芦丝清亮宛转的曲韵中注入埙的古朴苍凉,呈现出全新的韵味。这种韵味,成了他夺得此次比赛金奖的秘密武器。
另一首陶笛演奏的《茶山传遍青笛声》,是王益锋为圆儿时心中那个“吹笛侠客的梦”。这首《茶山传遍青笛声》虽是陶笛曲,却处处都有竹笛的影子,最后得到青年组银奖。“这首曲子练习的时间太短,还有许多需要精进的地方。”知晓结果后,他便针对自己作品的不足,继续投入到练习日常中。
在音乐之城不断前进
十多年的音乐学习,让王益锋受益匪浅。对他来说,日复一日的练习并不枯燥,反而培养了稳定的心性,精气神变得更好。“当你坐在那里练习乐器时,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心平气和,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王益锋说,因为学习音乐,他遇见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知不觉间收获到了许多音乐知识,提升了音乐素养。
如今,除了埙和陶笛之外,王益锋又有了新的目标:学习吹奏箫乐。“才刚学了一个多月,现在能吹些简单的曲子。”王益锋说,除了想要发掘新的兴趣之外,他认为箫对于乐清这座城市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古时王子晋在箫台山顶垒石弄箫奏乐,引来群鹤飞舞,又在箫台山下溪泉中沐箫,兴尽跨鹤离去,我们乐清就由此得名。”王益锋说,作为全国唯一以音乐得名的县级城市,乐清的音乐潜力是无穷的。自己的一点点努力除了圆梦过去、提升自我之外,也是对这座音乐之城的宣传。
喜获两岸陶笛邀请赛金奖
王益锋圆了“吹笛侠客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