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看讲座
南孟 摄制



乐清融媒与你共探升学之路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泱程
实习生 刘炳伸 黄瀚 摄
每年的一月首考和六月高考,总是牵动很多家庭的心。新高考启动10年以来,选考科目、志愿填报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赋予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但也意味着许多传统高考经验失效。
高一阶段,孩子们常常对选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可往往由于对各科目的深入了解不足,导致他们在选科决策时感到无从下手,若选择了错误的科目可能会对未来的升学产生不良影响。
高二阶段,学业压力的加大、更高强度的学习要求与专业的深入探索让许多学生感到难以承受,家庭的担忧也随之增加。如何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方向,明确自家孩子的升学路径,便成为家长们共同面临的难题。
高三阶段,高考复习进入最紧张的时刻,面对多元化的升学路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不安。在志愿填报决策上,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则的变动、专业的复杂性等,让学生与家长倍感无力,家长们往往不知如何为孩子制定最优的升学方案。
1月2日晚,乐清市融媒体中心在乐清大剧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新高考常态化后,乐清考生怎么办》的大型公益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边新灿教授为主讲嘉宾,乐清多所普高的生涯规划指导师也前来为家长提供一对一的公益指导,主办方还为到场家长奉上了高考大礼包,其中包括《高考升学一本通》、语数英模拟试卷精编、高考志愿体验卡等,全方位助力乐清学子升学梦。
当天,约800位家长和中学老师参加了活动。
现场答疑干货满满
主讲嘉宾边新灿,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博士导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原副院长、正高二级研究员;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培训专家。其主持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2017年出版新高考书籍《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多视域考察——兼论浙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2021年起受委托主持《浙江教育考试招生70年》的撰写。
讲座伊始,边新灿首先详细介绍了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内容及特色,并介绍了高考作为教育评价制度的演进和改革过程。他表示,浙江新高考改革从科目设置、评价方式、录取办法等方面全面发力,目的就是根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这三个“老大难”问题。
他强调了高一阶段探索学科兴趣和特长的重要性、高二阶段深入学习和专业探索的挑战,以及高三阶段高考备考和多元升学准备的复杂性。
其后,边新灿就选科与填报志愿给出了专业建议。首先在选科上,对物理化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优先考虑兼学物理化学,其它科目则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学好能力,结合今后可能报考的高校专业要求来综合确定;无论是一般本科院校还是双一流学校都有相当比例的专业对学生的选科没有限制。因此对物化确实没有兴趣的学生大可以按照自己学科兴趣和学好能力,结合高校、专业来综合确定。2024年高考对物化兼报的学生有很大红利,但今后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按喜欢的程度排序,无关江湖地位,不存在浪费分数。”边新灿说,填报志愿要以孩子的爱好为第一要义;综合考量地域、专业、学校,以及未来规划(考研、考公、就业、创业等)打出的“综合分”,才是决定志愿顺序的关键,不能单纯以分数高低论,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浪费分数”。
个性咨询收获多多
这场讲座不只是知识的传输带,更是家校共育的黏合剂,让到场的家长沉浸其中、收获满满。学生家长蓝女士表示,虽然自家孩子尚未步入高中,早点来了解高考政策,提前进行生涯规划真的很重要。“听完边教授的讲座,我也觉得‘兴趣’很重要,得让孩子有意识地找兴趣、适配能力的学科。”
在现场,另一名家长难掩兴奋,直言边新灿对形势的解读独到新颖,给孩子未来规划打开新思路。“职业生涯、招生数据讲得太实用,那句‘按喜欢排序,不存在浪费分数’说到我心坎儿里。”还有一家长感慨道,自家孩子心仪浙大、有志科研,已锚定物化。
讲座结束后,乐清市多所普高的生涯规划指导师就高一选科、多元升学规划、强基计划、高考志愿填报等专题,为家长们提供了一对一的公益咨询服务。
在新高考常态化的背景下,很多乐清家长和学生都需要专业的指导。接下来,乐清市融媒体中心将继续开展公益性活动,为乐清的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多的帮助。具体信息将在《乐清日报》和“中国乐清”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适时发布。
指导师为家长提供公益咨询服务。
讲座现场。
边新灿教授讲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