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站独秀”到“百花齐放” 乐清电网的40年变迁 2024年12月04日  

  220千伏四都变。

  110千伏白溪变。

  220千伏磐石变。

  110千伏湖东变。

  从“一站独秀”到“百花齐放”

  乐清电网的40年变迁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剑佩

  通讯员 黄慧慧 邱依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乐清电网建设同频共振。随着一座座变电设施在城市各角落安家,一股股强劲电能让乐清从灯火阑珊变得“星光璀璨”。

  在乐清这片139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42座变电站覆盖全城,铸就坚强的电力网架,将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点亮城市发展文明之光。回首变电站发展史,一代代电力人精心守护着乐清电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见证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用好能”的历程。

  高嵩变电站正式投运

  12月2日晚,乐清220千伏高嵩输变电工程全面完成投产工作,将进一步巩固网架结构,为乐清中部虹桥临港片区电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

  高嵩变是乐清第8座220千伏变电站,总投资33737万元,新建变电规模48万千伏安。该变电站创新采用地下结构先行的建设模式,实现较常规提前半年开工建设。同时,还是温州首座屋顶光伏变电站,利用屋顶空闲资源安装了90块545瓦的光伏板,装机容量达49.05千瓦峰值,为变电站内照明、空调、消防等用电设备供电,全年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吨。

  说起乐清最有历史的变电站,一定是110千伏白象变电站,它是乐清市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为乐清的工业发展、居民生活以及农业灌溉等各个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这座始于1984年10月的变电站运行至今已有40年,实现110千伏变电站零突破,见证了乐清独立小电网并入温州电网,是乐清电力事业发展的新起点。不久前,这座变电站整体重建工程启动,迎来一次全面升级蜕变。

  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的顺利投运,激励和鼓舞着老一辈电力人,在那个经济、技术相对落后,条件特别艰苦的年代,凭着一种精神力量,艰苦奋斗,为电力事业发展奉献芳华岁月。

  40年建成42座变电站

  如果说白象变是乐清电力史上的里程碑,那么2011年3月31日投运的110千伏周宅变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作为全市第一个全户内变电站,它的投运将变电站控制设备从“电磁分散式”升级为“电子集成式”,保护动作更加精准,电网运行更加可靠,空间利用率更高。

  时过境迁,从“一站独秀”到“百花齐放”,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在变电站建设的道路上步伐越迈越大,脚步越走越有力。

  位于虹桥镇的110千伏信岙变,也将于今年底建成投运。这座变电容量10万千伏安,总投资7151万元,建成后将有效缓解虹桥片区用电紧张局面,进一步优化乐清电网网架结构,提升乐清北部电网供电可靠性,满足区域内用电发展需求。

  截至今年底,乐清将建成投运43座变电站,其中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8座,110千伏变电站28座,35千伏变电站5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220千伏三屿变、110千伏淡工变也相继建成投运,可以说,今年是乐清电网建设的丰收年。

  “十五五”新增200万千伏安

  “十三五”以来,随着工业发展迅猛,电力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我市区域电网“卡脖子”现象仍十分严重,是全省仅有的少数几个仍需有序用电的地区之一。2021年至今,乐清电网建设处于大快赶上趋势,先后建成投产500千伏电厂三期送出、乐清和玉环电厂近区网架优化调整工程、220千伏磐石变、三屿变、110千伏湖东变等19项输变电工程。新增变电容量184万千伏安,新增11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235.121公里,为全力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基础。

  此外,根据乐清市政府近中期重点工作及发展战略,2026年至2035年,乐清产业发展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及南部沿江一带,将重点推进雁荡山海协作区、乐清湾对外开放区、乐成新型城镇化区、经开区产业集聚区以及柳白创新协作区五大平台建设。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制定了乐清电网“十五五”主网项目建设计划,其中500千伏线路工程1项;220千伏工程2项,新增变电容量72万千伏安;110千伏工程13项,新增变电容量122万千伏安。

  经历了40载的积淀,乐清电网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达到656万千伏安,供电网络不断拓展延伸、建全建强,让乐清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99%,新一代的变电站已经走上了绿色低碳路。经历不断的传承创新,变电站一直在变,又一直没变。变的是电压等级、设备型号、建筑方式,不变的是电力人坚强、创新、勤劳、奉献的精神。乐清供电人围绕“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继续奔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