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仁乡象周村为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叶国地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乐享”晚年生活 「幸福银龄」 2024年11月01日  

  叶国地与村民聊家常。郑剑佩 摄

  「幸福银龄」

  智仁乡象周村为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叶国地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乐享”晚年生活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剑佩

  临近中午,看着老人金云芽在家门口编织吊床,智仁乡象周村为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叶国地走向前跟老人拉起了家常。短短两三分钟的闲聊,金云芽编织完成了一条吊床,而叶国地也了解了老人的近况。

  金云芽今年66岁,编织吊床已经有十来年,对于这门手艺可谓轻车熟路。“编织一条收入1元多,一天能编织200条。”凭着这门传统手艺,她两三分钟能编织一条,一天收入一百多元,一年稳定收入四万多元。

  银发老人再就业,这在象周村很常见。象周村有139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317人。吊床编织工艺作为智仁的传统手工艺,大部分老人都会,但外出打工不方便,这门手艺无用武之地。十多年前,叶国地担任智仁乡象周村为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后,村民金锡宝在村里办了一家吊床编织厂,发现需要大量的人力编织吊床。

  村里有闲置的劳动力,厂里又有需求。叶国地跟金锡宝一商量,两人一拍即合,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厂里上班。对于腿脚不便或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厂里可以安排送原材料上门,编好后上门收购。叶国地走家串户,把这个消息告诉村里的老人。空闲在家的老人,甚至是一辈子没打过工的老人,人到老年重新在家门口有了一份工作。

  叶国地算了一笔账,如今村里从事吊床编织的老人达到200多位,平均每人每年有2万元的收入。这笔收入,让村里老人享有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十多年来,叶国地常去老人家里走走看看,了解工作状况,也把走访中发现的问题集中起来,通过村委会、企业、为老服务中心共同帮助解决。

  象周村为老服务中心不足百平方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配备齐全的桌椅设备和各类活动设施,老人在这里可以听戏曲、看电视、下象棋,“夕阳”生活丰富多彩。“去年我们通过乡里跟体育部门对接,村东面100多平方米的场地通过硬化,安装了肩关节训练器、三位压腿架、立式腰背按摩器、三位扭腰器等。”叶国地说,村里增加这些器材,能让老年人聚在一起锻炼身体,拉拉家常,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提升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