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花酿。

桂花汤圆。

晒桂花。
桂花蜜、桂花酒、桂花拿铁……以美食美饮,留花之浪漫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露露
每当秋风送爽,满城桂花盛开时,整个乐清都沉浸在一种淡淡的桂花香中。不少市民为捕捉这份秋日香气,将其巧妙地制作成各种桂花美食。
雁荡山漫山的桂花,不仅是一道美丽的秋日风景,还激发众多文艺青年的无限创意。古洞咖啡负责人双儿很喜欢采摘桂花,她做桂花美食已有10年。在她看来,摘下的不仅是花,还有浪漫,因为秋天会过期,但浪漫不会。去年双儿将咖啡与酿制的桂花蜜结合,推出了酒酿元宵(桂花)拿铁,不少游客品尝后,纷纷表示味道很独特。
此外,她还在一些汤点糕点上散一些桂花点缀提味。为了让更多人感受桂花美食的美好,留住桂香,她还录制了桂花蜜、桂花酒从采摘到制作的视频,分享在视频号上,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层林尽染时,秋色惹人醉。又是一年桂花季,以桂花为名的午后茶叙,配上桂花布丁、桂花糕,还做了桂花酿,留住这个季节的限定味道。”前几天,自媒体工作者“树头”制作桂花美食,与朋友小聚后在朋友圈分享道。
“秋天很舒服,我就上小红书搜索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桂花美食学着做,没想到朋友品尝后,都蛮喜欢的。桂花茶叙很有意境,我们坐在院子里品美食,赏秋意,是一次很舒心的体验,让我难忘的还有桂花布丁,香甜不腻。现在我很期待三个月后能喝到的桂花酿。”“树头”说。
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市民郑磊让桂花、梨、龙井茶产生奇妙碰撞,制作了桂花梨膏糖。“桂花属阳性,具有暖胃散寒的药用价值。桂花梨膏糖那种绵密沙沙的口感伴随着桂花的芬芳,在口腔中久久萦绕,每一口细品,都能感受到梨汁的醇厚与桂花的清新在舌尖上交织共舞。”郑磊说。
31岁的小丘丘一家四代人都喜欢做桂花美食,最近,她和74岁的奶奶,以及妈妈、女儿一起采摘桂花做美食。桂花糕、桂花板栗酥、桂花蜜、桂花酒、桂花酒酿雪梅娘……她们做得不亦乐乎。
说起桂花糕,那种美妙的香甜总是令人难以忘怀。早在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已有对桂花糕的记载,因月亮被称为“广寒宫”的缘故,这种糕点在当时被叫做“广寒糕”。小丘丘说,她们做的桂花糕由黄米做成,糕体松软,外形讨喜,再淋上秘制的枣泥桂花酱,味道绝美。
“制作桂花蜜比较简单,就是桂花加蜂蜜加冰糖。”小丘丘说,她的奶奶最喜欢酿桂花酿,她会用桂花、桂圆、冰糖、烧酒来酿制,味道闻着很甘醇芬芳。小丘丘还创意制作了桂花酒酿雪媚娘。“我经常和奶奶pk桂花美食,看看谁的作品更有新意。”小丘丘说。
护肤达人杨相宰喜欢手工自制护肤品,到了桂花季,她就开始用新鲜的桂花制作成桂花纯露。“桂花直接蒸溜,想喝的可以直接喝,想美容的可以将一次性面膜浸泡在桂花露里。”杨相宰说。除了做纯露,她还做桂花米酒,将桂花、糯米、酒曲一起酿制发酵。
在喜爱桂花的人看来,这一份份秋日里的桂花美食,既应景,又滋润人心。
链接
桂花虽香,小心过敏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露露
通讯员 董博锋
进入秋天,随着满大街的桂花朵朵盛开,不少市民在尽情欣赏的同时,也忙着采摘泡茶、腌制。然而,桂花虽然芬芳宜人,但对于过敏体质者来说,桂花的花粉甚至香味,都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适。日前,乐清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接诊了一例因赏桂花而过敏的患者。
10月13日,市民李阿姨在赏桂花归来后,出现胸闷气急、喉咙肿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感觉脖子像被人掐住一般难受。被家人送到医院就诊后,李阿姨被诊断为“急性变态反应性会厌炎”。这是一种由过敏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喉部阻塞感、会厌水肿,甚至可突发窒息。经过敏原检测,李阿姨对花粉过敏。在得到及时救治后,她的症状得以缓解。
“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引发过敏反应的,很多时候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桂花花粉,而是桂花香。”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曾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过敏研究所进行实验,对疑似桂花过敏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实验,结果发现这些患者的过敏原检测都是阴性,说明他们对桂花花粉很可能不过敏。相反,桂花的香气浓郁,可能会对过敏性体质者产生刺激,引发一系列过敏症状,如打喷嚏、咳嗽、流泪,甚至诱发过敏性哮喘以及急性变态反应性会厌炎。
医生提醒,虽然桂花的根和果实可入药,桂花茶也有一定的健康益处,比如对皮肤干裂、声音嘶哑、口腔炎和牙周炎等有一定疗效,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特别是对于有过敏史或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更应该谨慎。
如果你对桂花或其它花过敏,以下是一些急救措施:立即离开可能含有过敏原的环境,比如有桂花的地方,若实在无法脱离目前的环境,及时佩戴口罩也有助于减少过敏原的吸入;如果出现轻微的皮肤症状,如红疹和瘙痒,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并使用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来缓解症状;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胸闷、头晕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呼吸科医生还建议,有过敏体质的人应检测自己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该类过敏原,并在出现过敏症状时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定期健康检查和与专业医生的沟通,也是预防和处理过敏反应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