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水果传” ——跟着浙大的姐姐走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2024年07月11日  

  手把手教学生。

  ■吴懋培 文/摄

  “小朋友我考考你们,这幅画里有三种水果,谁能告诉我是哪三种呢?”7月9日上午,乐清市文化馆的文化驿站迎来了一场文化盛宴: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热衷文化传播的浙大小姐姐带着颜料画笔,为来此的乐清小朋友讲解古代艺术名画中那些形态各异的水果。“这是石榴!”“那有葡萄!”面对讲台屏幕上的《吉祥多子图》,现场小朋友兴致高昂,纷纷举手发言。

  这场文化课,揭开了浙江大学“百生进百馆”文化共建的序幕。课程伊始,身为“百生进百馆”乐清市文化馆分队队长,来自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王亦恬为小朋友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深入讲解了中国古代绘画中水果的寓意和艺术表现。鲁宗贵《吉祥多子图》中栩栩如生的石榴、葡萄及桔子,宋徽宗赵佶清淡素雅的荔枝图,恽寿平浓淡不一的樱桃作品……穿越千年的水果,让在场的小朋友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每一幅画呈现的不仅是食物,也是艺术家们对自然美和生活情趣的深刻表达。”王亦恬说。

  讲座结束,小朋友们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国画专业学生张子悦的指导下,体验在团扇上用颜料绘制水果樱桃。“跟着我的动作,用‘写括号’的方式留出高光,再画上梗,就变成漂亮的樱桃了。”小朋友蘸着颜料用画笔一点一点描摹,在纸上画出红色的“括号”。很快,一颗颗樱桃出现在小朋友的团扇上,五彩缤纷,鲜活生动。

  “大家看,这位同学画得最快,而且结构色彩把握得都很好!”被老师表扬的是南华寄宿学校四年级学生王子铭,他告诉笔者,自己没学过画画,但很喜欢练字,所以对结构把握得比较好。“平时我干什么都快,天生的。”说完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跑回座位接着给樱桃上色。乐清市建设路小学四年级学生李颖雯笔下的樱桃小巧精致,不像一个小学生的手笔。“她平时就喜欢画画,在家也常常在奶茶杯上涂鸦,这个暑假我正打算给她报素描班呢。”跟她一起来的妈妈对笔者说。

  绘画结束,小朋友们各自分享着成果,在市文化馆前留下了快乐的合影。作为宣讲人的王亦恬与张子悦,也在活动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自豪:“从‘大系’宣讲到国画美育体验,整场活动出乎意料的顺利!小朋友们各种别出心裁的创作,赋予了樱桃更多的生命力。”

  据悉,此次文化共建活动由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承办,在乐清共进行四天,除本次活动外,还有用现代AR技术体验传统扎染,讲述宋画中的有趣故事,领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的运动风采等等精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