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展博开弓射箭。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人玮高三学子们鼓足干劲,为下周即将到来的高考冲刺。近年来,高考的升学途径更加多样化。有一批来自乐清射箭队的学生,因为射箭这份兴趣特长,通过体育单招这种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组织的招生考试,不用参加高考,就已被心仪的大学“锁定”,成为一名准大学生。
水泡变成茧 训练有成效
“3月30日在杭州参加文化课考试,5月9日在吉林进行专项考试。”今年20岁的北白象人吴展博就读于柳市中学,学习成绩一般,参加普通高考上本科有点难度。
于是父母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对他进行了生涯规划,不走寻常路。从高二起,他成为了乐清射箭队的队员,每天除了日常文化课学习,就是练习射箭,苦练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今年5月24日,他如愿凭体育单招被山西大学录取。
“训练的日子很辛苦,由于我是‘半路出道’,训练强度更大。”吴展博表示,刚开始训练时,他连弓箭都拿不动,只能从最基础动作开始学习,通过平板支撑、单臂支撑、平举哑铃等方式,增加臂力。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可以举起超过19公斤重的弓箭。
“射箭有规定的标准动作,怎样的站姿、手抬多高、拉弦的力度等,都需要把控,我每天要训练8小时,打出800多支箭。训练结束后,中指和无名指会长出一个个水泡,我通过艾草烟熏等方式缓解。”随着训练力度的不断加大,吴展博手指上渐渐磨出了厚厚的茧。
后来参赛,他不负众望,2022年以653环拿到全国青少年射箭锦标赛个人70米第三名,并凭此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2023年获得平阳星矢杯射箭联赛反曲弓个人季军。
“练习射箭时的每一刻,对我而言都是享受。”吴展博说。自从接触了射箭,他学会在每个阶段给自己设定目标,遇到困难就努力克服,摆正心态,自律生活,习惯“苦中作乐”。
磨炼好心性 射箭勇夺金
射箭不仅考验身体素质,还考验心理素质。与吴展博同级的南霖华是柳市人,也因为射箭成绩突出,通过体育单招提前圆了大学梦,考上了江汉大学。
南霖华的父母了解到有体育单招这种升学途径后,高一时就让他进入乐清射箭队。为提高自己射箭的精准度,3年来,他每日对着70米外的靶子坚持练习5个小时,一天下来能打出300多支箭。
“射箭是一项非常考验人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参赛时要面对全国各地的高手,心态非常重要。”南霖华介绍,第一次参赛时,他因环境与训练场地不熟悉,心里很紧张。“当时比赛共射出72支箭,其中有几支箭因失误射到5环、6环,心里觉得压力很大,但因时间有限,我马上抛开杂念,调整心态,准备下一支箭。”
经过多次赛场实训,他在2022年浙江省射箭锦标赛反曲弓个人赛中以670环取得第三名,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还拿下2023年平阳星矢杯射箭联赛个人冠军。
取得好成绩的背后,除了教练的悉心指导,队友的帮助也功不可没。“在训练的过程中,队友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虽然射箭看起来是一项单人项目,但我们在训练中会一起讨论交流,共同进步。此外,每次训练完,腰部、背部等肌肉会出现酸痛,队友们会互相帮忙按摩缓解肌肉紧张,让彼此能以更好的状态完成训练和赛事。”南霖华说,今年他们6名队友参加体育单招,有4名队友被心仪的大学提前录取,他打心里感到高兴。
在南霖华看来,射箭不仅圆了他的大学梦,也让他变得更加自信。“射箭的经历促使我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寻找生活的‘靶心’,并通过努力把握自己的人生。”
凭一股冲劲 逆袭上大学
据乐清射箭队的工作人员郑燕芝介绍,他们的队员中有很多是文化课成绩不太好,但十分渴望考上心仪大学的孩子。
“队里的孩子很能吃苦,每天9时许开始训练,到16时许才结束,除了吃饭,其它时间几乎都在练习射箭,就算是节假日也不懈怠。冬天寒冷,许多孩子的手指都冻僵了,他们就哈着气,热热手,继续训练;夏天炎热,在户外训练时,他们顶着烈日,就算汗水浸透了衣服,也分散不了他们的专注力。”郑燕芝感慨道,参加体育单招学生必须是国家体育二级以上运动员,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凭借一股冲劲,打破“文化成绩决定大学”,“逆袭”成功,激励了许多孩子追寻梦想。
乐清射箭队的总教练舒杲介绍,乐清射箭队成立于2018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队内至今已有10多名学子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创办乐清射箭队的初衷是为了推广射箭这一小众运动项目,帮助学生通过乐清射箭队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目标。接下来,我们加强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射箭,喜爱射箭。”
链接
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称体育单招)属于高校特殊类型考试招生,乐清射箭队的学生就是以射箭项目考上大学,也就是体育单招。根据相关要求规定,所招的学生须有国家二级(含)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想以射箭项目报考体育单招的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到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完成注册和报名,项目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