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见”乡村鲜滋味 一锅土豆饭、竹筒饭俘获各方“干饭人” 2024年05月30日  

竹筒饭。

制作竹筒饭。

扫一扫 看视频 童罗克 摄制

邬妙见在炒土豆饭。

土豆饭。

主要食材。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海虹 文/摄

  近日,家住大荆镇北吕岙南平自然村的网红达人“温州石斛哥”忙得不亦乐乎,因自家种的小土豆迎来大丰收,口感粉嫩鲜甜,各方朋友看到他在抖音上“炫富”后纷至沓来,于是,他每天要烧一两大锅土豆饭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也成为“温州石斛哥”最幸福的事。更让客人们意外的是,这时节来他家做客,不仅能吃到童年的零食覆盆子,欣赏石斛花开,还能吃到鲜甜美味的竹筒饭,让人直呼大饱口福和眼福。

  今年45岁的“温州石斛哥”名叫邬妙见,在这个以留守老人为主的偏远山村里,他是目前唯一的“留守青年”。曾经他也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后来在台州温岭娶妻生子。11年前,由于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需要人照顾,于是他毅然回到农村。尽孝的同时,村里老人的手机、电视、水管、电线等坏了,他只要有空,都会上门帮忙(2023年,他的事迹经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报道后,被评为“乐清好人”)。闲不住的邬妙见,在村里建立了一个石斛种植基地,此外,他也养殖鸡、鸭、猪等家禽,种植各类水果、蔬菜,还DIY各种手工用品,活脱脱地成了一名乡村生活家。在他看来,人间最美的味道就是:柴米油盐,人间烟火,有人做饭,有人等候,老屋还在,父母健在。

  “笋”变美味

  日前,记者一行人上山找到邬妙见。刚一见面,他就热情地招呼道:“你们有口福,昨天我砍了一棵很嫩的鲜竹,今天请你们吃竹筒饭!”

  住在高山上,邬妙见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村里的竹林。一年四季,他有很多时间都“泡”在竹林里寻“宝”,锄头、菜篮和草帽是他的挖笋三件套。也许你好奇,林子里有那么多笋吗?

  作为一名乡村生活家,他很会找乐子。春天挖春笋,秋天挖竹鞭笋,冬天挖冬笋,尤其是春笋、冬笋上市时节,他不仅自己挖,还隔三差五带朋友来,因为对村里的每片竹林都了如指掌,只要他不“心慈手软”,深藏在地下的笋基本就是面临“团灭”的结局。

  他说挖笋是一件容易上瘾的事。去年9月23日,正值初秋,他就“手痒”了,找了个“听说有冬笋”的借口进竹林,结果当然是挖了个寂寞。不过,他也没有放过地下的竹鞭笋,在他眼里,它比冬笋、春笋还要鲜美,一斤的竹鞭笋能剥出二两的笋肉来,他就用它来炒咸菜或五花肉,再搭配上一碗白米饭,简直是人间美味。

  就是这样一个爱笋之人,如今连竹子也不放过。“你们要是早20天过来,就更有口福了,砍下的竹子鲜嫩爽脆,蒸好的竹筒饭可以连竹筒一起吃掉,鲜甜的很,现在竹子有点老了,吃不了。”邬妙见边说边拿出前一天刚砍下来的一棵长约两米的青翠竹子(成竹一般有四五米高)。只见他以竹子上的竹节为点,用电锯一段段锯下来,并在每个竹筒底部,用电钻钻出十余个小孔,目的是蒸竹筒饭时,可以让蒸汽更好地渗透到米饭里。然后他将一个个竹筒打磨清洗干净,放在阳光下晾晒。

  记者看到他准备的食材有糯米、土豆、青豆、红萝卜、五香豆腐干、咸猪肉、排骨、生姜、葱和蒜等。“我昨晚就将糯米放水里浸泡了,其他几样主要食材都要切成丁,便于入味。”邬妙见说完,就拿起菜刀,将事先洗干净的土豆、红萝卜和豆腐块逐一切丁,装入盘中。

  随后,他来到院子里的一口柴火灶前,抓一把柴禾,用打火机点燃,放入灶内,接着再放入一些干竹片,随着噼里啪啦声,灶内的火生起来了。他先在大铁锅内倒入适量自家熬制的猪油,接着依次放入咸猪肉、排骨翻炒,中途放入盐、生姜和大蒜,待排骨的颜色炒至金黄时,再逐一放入五香豆腐干、青豆、红萝卜、土豆翻炒,再加入料酒激发香味,翻炒一会后,加入沥干的糯米,继续翻炒十多分钟。当糯米炒至半生不熟时起锅,紧接着,他将炒好的食材装入一个个竹筒里,入锅隔水蒸半个多小时。

  别看邬妙见性格大大咧咧,却是一个有心人。当竹筒饭蒸好要出锅时,不知他趁哪个空隙,已采来一小碗石斛花,然后,将它们一一撒在竹筒里,这一点缀,犹如神来之笔,一个个竹筒饭在烟雾缭绕中,增添了几分颜值和诗意。

  捞一勺竹筒饭入嘴,竹子的清香、糯米的香糯、土豆的粉嫩、排骨的鲜香等,多层次的丰富口感,让手里的勺子根本停不下来,这就是一份来自大自然的美味。

  “豆”出花样

  当天,邬妙见准备的第二道特色美食是土豆饭。“在我们村里,这季节的土豆最好吃,个头只有孩子拳头大,味道鲜甜,再长大一点的土豆,反倒没那么好吃了。”邬妙见告诉记者,相比大棚种植的土豆一年收获3次,村民自己种的土豆往往只收一次,一般在每年1月份前后将土豆苗种在地里,3个多月后就成熟了,各家种的产量也不多,自己吃一部分,剩一部分喂猪。

  邬妙见烧土豆饭的食材和竹筒饭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米的选择,竹筒饭用的是糯米,而土豆饭用的则是粳米,还是出自黑龙江的五常大米。此外,两者做法也有不同之处,做竹筒饭时要先炒后蒸,而土豆饭则是先炒后焖,对火候的掌握要求更高。

  记者看到,他一开始是重复竹筒饭前面的步骤,先将各类食材进行翻炒,加入适量酱油,当大米、土豆等食材炒至半生不熟后,在锅中加入清澈甘洌的山泉水,水量没过大米即可,然后在灶内加入几根粗壮的木柴,大火焖煮。煮至锅内水干米熟后,他将灶内烧得通红的木柴夹出,靠灶内的余温让土豆饭继续焖煮。这时千万不要掀起锅盖,用要靠耳朵去听。当锅壁发出悦耳的滋滋声后,他一开锅,香喷喷的味道顿时扑鼻而来。这时,他又在米饭上撒入一些葱花,再用打火机点燃适量的柴禾,盖上锅盖最后再焖煮几分钟,待柴禾烧尽,土豆饭就大功告成了。

  用锅铲盛饭时,能看到锅壁上形成一层焦嫩香脆的锅巴,让人一下子回忆起童年挑拣锅巴吃的画面,那是柴火灶才能烧出的美味。土豆饭和竹筒饭相比,味道更加香浓,米饭粒粒分开,饱满入味,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一上桌就成为抢手货,不一会就被吃光了。

  对“吃货”邬妙见来说,土豆有很多种吃法,如果说咸菜烧土豆比较家常的话,那焗盐土豆就更加简单“粗暴”了,将洗净的土豆放入大锅内,加入山泉水、盐巴,直接开大火煮,等到水烧干,土豆外焦里嫩,表皮还有淡淡一抹白盐时就能吃了,那真是一种绿色天然的好滋味。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父母以前忙于农事,我很小就会自己做饭了。”邬妙见笑道,他从来不觉得烧菜做饭是件麻烦的事,相反这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这些年来,他会跟村里的老人学做手工绿豆面、捣年糕,做圆炒面、金雀花炒冷饭等,山间、地头有很多野果、野菜、野花等,都被他用来研究加工成各种美食,拍摄成视频,也因此结交了更多的朋友。

  一苦一甜是生活,一朝一夕是日子。正如邬妙见所说的:最美的风景不一定在远方,有时可能在自家的小花园里,养的是一种心情,种的是一份快乐,治愈了心情,愉悦了自己。在他看来,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留在这深山里,照顾父母,帮助老人,沉下心来做人做事。“静中无妄念,忙中有欢喜,简单平凡就是快乐!”

  炒手名片

  姓名:邬妙见

  职业:家庭农场主

  厨龄:30余年

  拿手菜:竹筒饭、土豆饭、石斛花炒饭、年糕炒饭等

  如果您有祖传烹饪绝技,或者您有自创独门小菜,现在都可以一展身手。只要您擅长烹饪,不论菜系,不论中餐西餐,不论大餐或是小菜;不论性别,不论年龄,只要您敢秀,就请拨打乐清日报新闻热线61116222或关注中国乐清网微信公众号(yq3535)并留言,向我们推荐自己或身边的烹饪达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