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禹昊川 摄

扫一扫 看详情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海虹通讯员 禹昊川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它,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来临,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乐清博物馆聚焦该主题,将在5月18日前后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带领广大市民一起漫游云端、齐聚线下,共同感受博物馆的魅力。昨日,记者提前探馆,邀您一起抢先看。
赏杨柳滩新石器时代文物
在20世纪80年代,白石街道的村民在杨柳滩溪床上取砂石时,曾在水下两三米处发现了大量石器,后经考证,它们具有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风格。这些石器种类各异,有石斧、石锛、石刀、石镞等,其中石锛数量最多。这些石器在数千年前是怎样被制作出来,究竟有什么用途?这里记者先卖个关子,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在5月18日-7月18日期间,来乐清市博物馆一楼探秘。
据乐清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杨柳滩新石器时代文化展将展出100余件乐清白石杨柳滩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呈现乐清地区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地域社会和中华文明主体的连接。该展在向公众展现乐清悠久人文历史的同时,也将传播博物馆、文物与考古学知识,践行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
此次展览分“石器”“化石”“青铜器”“思考和猜想”四个区块,通过展示杨柳滩出土的特色器物、动物化石、铜器残件等,呈现出杨柳滩的先民聚落延续了漫长的岁月,大家从杨柳滩器物中能够看到与多处文化的关联。
此外,现场还设置了瓯窑体验工作坊,由瓯窑技艺研究者向市民展示介绍陶器与瓯窑瓷器制作工艺(手捏陶器、拉坯),并提供若干预约席位供参观者体验制陶流程。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邀您一起博物馆“寻宝”
乐清博物馆是一座全方位展示乐清自然、历史、文化、经济、风土人情的综合性博物馆。其中设有基本陈列厅、临展厅、书画厅,现有馆藏文物5001件,包含国家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146件。5月18日至5月19日,乐清博物馆为参观者准备了别具一格的“寻宝探秘”之旅,带您领略乐清博物馆的精华,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届时,参观者可在乐清博物馆一楼前台领取“寻宝指引”,根据“寻宝指引”上的展品介绍到相应展厅寻找藏品,将藏品缺失的内容填写到“寻宝指引”上,成功寻找到10件以上文物或展示场景的参观者,可从文创杯、三馆文创本子、文创钥匙扣、书法家现场手写书法扇子等奖品中任选一件,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专家来乐免费“鉴宝”
如果您是收藏爱好者,家里珍藏了一些“宝贝”,或是对代代相传的“传家宝”感到好奇……5月18日13时,乐清博物馆特邀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蔡乃武、浙江省文物鉴定站研究馆员周永良、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石超等4位文物专家,开展文物鉴定和征集活动,现场为您的“宝贝”免费提供鉴定服务,并从中征集有价值的文物,纳入乐清博物馆馆藏。
活动地点设在乐清博物馆一楼VIP厅。本次活动为公益性文物鉴定,通过目鉴方式鉴别藏品的真伪和年代等。在这里,“藏友们”不仅能学习鉴别要点,还能学到收藏、保管的方法。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乐清市收藏家协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