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阵式轮番上演 翁垟鱼灯舞出欢乐年味 2024年02月07日  

村晚演出。受访者提供

陈建芳在排练。董露露 摄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露露

  咚,咚咚……咚,咚咚……当喜庆的鼓点响起,鱼灯时而“鲤鱼翻水”,时而“双龙抢珠”,舞出鱼米水乡的欢声笑语,令观众目不暇接。前不久,在“我爱我的祖国 强城共富有我”2024年温州市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乐清翁垟河西鱼灯舞乡村艺术团河西女子鱼灯队走上绚丽舞台,让观众大开眼界。2月8日,她们还将在乐清越剧团·音乐厅表演鱼灯舞。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在乐清人的浓浓年味里,少不了鱼灯舞。最近,在翁垟河西村文化礼堂内,河西女子鱼灯队在欢快鼓点中挥舞龙鱼造型的灯,“元宝阵”“线板阵”“四角阵”“长鱼阵”等不同舞鱼灯阵式轮番上演,绚丽多姿,变幻莫测。

  “这几天,河西女子鱼灯队队员都在河西村文化礼堂内加紧排练,每天从7时许练习至21时许。”翁垟河西鱼灯舞乡村艺术团河西女子鱼灯队领舞、团长陈建芳介绍,她们表演的《乐清湾鱼灯》,以传统鱼灯舞为素材,在保留连环阵、双连环阵、反连环阵、群鱼迎春、双龙飞舞等“滚龙”阵法基础上,融入现代舞蹈元素,加入中国民族大鼓现场演奏,让观众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陈建芳回忆,往年舞鱼灯从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七左右结束。往往过年前几个月,村里的民间巧手艺人就早早开始忙着制作鱼灯,用竹篾扎出各种鱼的形状,再以精美的绸布包扎鱼身,绘上色彩,饰以红花,装扮上鱼鳞。鱼鳞为彩纸剪出并折叠出纹路而成,鱼的形象栩栩如生。鱼灯还必须以金龙为首,银龙为尾。兽面、兽头和鱼身、鱼尾相组合。她们舞的鱼灯数量有16盏,另外还有一盏龙珠。

  陈建芳介绍,将于2月8日演出的这条鱼灯,龙头和龙尾比往年更大、更有气势,是由村里上了年纪的能工巧匠一起制作的。从画图到鱼灯骨架的搭制,鱼灯身子的长短、头的形状、把柄的尺寸,他们经验丰富、手到擒来。

  鱼灯舞虽好看,可把沉甸甸的鱼灯拿在手里,根据不同阵法舞动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排练间隙,记者尝试举起龙头,发现非常沉重。陈建芳说,鱼灯的龙头、龙尾重十公斤,队员们举着它舞动,是个体力活,常常舞上几圈就累得满头大汗。

  据悉,乐清翁垟、柳市一带都有鱼灯制作和表演的民俗,但以翁垟街道河西村的鱼灯最具有代表性。2009年6月,翁垟“鱼灯舞”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7月,河西村的鱼灯一度舞上了中央电视台《群英汇》栏目的舞台,让全国的观众领略到乐清湾鱼灯的独特魅力。2023年,鱼灯舞已出场了四次。同年11月,翁垟河西鱼灯舞乡村艺术团河西女子鱼灯队还奔赴大连表演鱼灯舞,“只要能把鱼灯的传统制作技艺与舞动的快乐年味传递出去,团员们就很开心。”陈建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