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灵山顶 瞰乐清城 2024年01月11日  

  ■乐清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宇统 文/摄

  进入新年,乐清的天气以晴好居多,正是登山好时节,既可锻炼身体,又可欣赏冬日美景。本期,我们将目光投向乐清城北的灵山景区,一起去逛逛素有“一灵三奇五龙”之称中的“一灵”——灵山,该山位于雁荡山西南侧,属括苍山余脉。

  杉树迎客

  灵山之名的来由是从光绪年间东瓯郭博古斋刻本上查得,因山石形态呈现“靈山”二字形而得名。

  通往灵山顶的入口位于林山村内,在村路的转角处,一块巨石上书“灵山森林公园”六字,描红在经年的风吹日晒中褪去了鲜艳的颜色,并不起眼,路过时很容易错过。在入口不远处,有一个开阔的停车场,游客可将车停此处再步行上山。

  从入口进入,两侧的红豆杉迎客上山。2012年,北京章光101控股集团董事长赵章光带着员工和当地村民上山开垦红豆杉林,红豆杉渐渐成为了灵山的新名片。登山时正值红豆杉坐果,红色浆果洒落一地,如一条红色地毯,铺陈在石阶上,为清幽的山道增添了些许热闹。

  拾级而上,脚下的登山步道蜿蜒于田埂畔、山林间、巨石边,一条由山顶垂落的小涧串起所有的静谧,水珠跃动,溪声潺潺。

  “遥望灵龟”

  走过山脚至山腰的密林段,希望亭是一处明显的转折点。希望亭是半山腰的一处休憩石亭,两侧门联分别书写“择林繁茂娱情逸,揖石玲珑见性真”。此联不仅对灵山风景有了一个大致概括,更将攀登灵山时遇见林石之间的情绪转换也融入其中,别有意趣。过希望亭,走过一段笔直的长阶梯,身畔密林逐渐为巨石取代,沿巨石一侧前行,天心泉出现在即将登顶的一处拐角。天心泉大小不过数平米,水质清澈见底,几尾小鱼在泉中安然游弋。

  天心泉后,离灵山顶便是咫尺之遥。转过一道弯,“灵龟赴会”已在眼前。随着指示牌的指引,能够清晰的看到一只“灵龟”卧于巨石之上,隐隐有前跃之势,生动形象。

  在山脊线的右侧,是一处漆成黄色的观景平台,在其上可观城北山区与乐清城区的美景,虽右侧山体突出有部分遮挡,但为照片增添了一抹独特的前景。左望是山脊线的另一个制高点,上有一亭,山路在亭下依势盘旋,穿过奇石与林木,与自然风景和谐相融,更显匠心独具。此亭名为半天亭,亭下有一奇石景观为大雁归巢。由于半天亭位于灵山顶的西北端,故而此处不能俯瞰乐清城区,但十八玍水库等山间美景,可尽收眼底。

  鸟瞰城区

  从“灵龟赴会”观景点向东前行,真正让人叹服的一段山景至此展开。东侧山脊线高于西侧半天亭制高点,上行不过数米,便见到灵山曙光碑立于路旁,据碑文所书,此碑立于千禧年元月,有着跨世纪的独特纪念意义。继续向前走,同名的曙光亭位于曙光碑后不远处,石亭与半天亭结构相似,穿亭后,此次灵山顶的终点——长长的灵山山脊线映入眼帘。

  该条山脊线东西走向,南北视野无遮挡,向北望,是一望无际的群山,绵延开去,天光映照下,如水墨铺陈;向南瞰,是一派繁荣的乐清城区,中央绿轴穿城而过,高楼大厦如同珠玉,串联两侧;更远处,是乐清湾畔的海涂,天空中一道道金光洒落,散发出灿灿金光。

  走过山脊线,到达一处较为宽阔的观景平台,此处平台为上下两层,上层观景十分吸引人,下层因鲜有人至已杂草丛生。过平台后再往前去,便是下山路,此路不能到达停车场,需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