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医生建议,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外出戴口罩 2023年11月08日  

患儿取药。

扫一扫,查看全市 预防接种门诊一览表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宁 文/摄

  今日立冬,随着天气转冷,各类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记者从乐清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期,除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外,流感感染也进入流行季节。根据乐清市流感哨点监测医院监测数据显示,多家医院门诊急诊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截至11月6日,流感样病例数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比例从7月份的3.74%上升至10月份的5.55%,这表明乐清流感发病呈上升趋势。

  流感阳性率上升

  多种传染病共同流行

  11岁的嘉嘉(化名)最近出现低热、咳嗽、流鼻涕、咽痛、四肢酸软等症状,家长以为是感冒不太在意,但症状持续几天未好转,经乐清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检查以及化验室结果确诊为甲型(H3N2)流感。

  据了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相较于普通感冒,流感具有更强的传染性,且易引发肺炎、中耳炎、喉炎、心肌炎、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根据乐清市历年流感监测结果显示,乐清流感发病高峰一般在冬春季,夏季有一个小高峰。乐清近期的流感病毒流行型别以甲型H3N2为主。

  11月6日18时,记者到乐清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时,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排队就诊,大部分的孩子都穿得严实,精神萎靡,有的贴着退热贴缩在父母怀中,诊室内坐诊医生一个接一个看诊,丝毫没有喘息时间。

  “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这段时间因支原体肺炎和甲流,来医院就诊的患儿明显增多,儿科门急诊量已经翻了两倍以上。”乐清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黄崇斌告诉记者,一个医生一天至少要接诊100多个孩子,年龄跨度从3岁到12岁,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占了绝大比例。10月份以来甲流患者比之前明显增加,这其中也不排除流感和肺炎支原体合并感染。除此之外,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新冠病毒也夹杂其中。

  病毒组团来袭,如何根据患儿情况进行辨别呢?医生表示,这次强势出圈的支原体肺炎和流感是本质上两种不同的呼吸道疾病,虽然都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但流感患者的全身症状更重,比如会出现高热,且进展较快。此外,还伴随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而且肺炎支原体感染更为狡猾,感染肺炎支原体不一定出现发热症状,有些孩子可能只是低热甚至不发热,血常规和CRP也基本正常,容易漏诊。但肺炎支原体感染往往咳嗽较为严重。

  需要区别的是,并非被肺炎支原体感染了,就会得支原体肺炎,只有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没及时治疗或护理不当,使情况变得严重,才有可能发展成支原体肺炎。据专家预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将于11月迎来高峰。

  “无论是流感还是支原体感染,一般体质好的成年人感染后实际症状都较轻,但像老年人尤其是儿童由于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发展为肺炎甚至继发细菌感染引起重症。”黄崇斌表示,按照以往秋冬季呼吸道疾病发病规律来看,接下来,需重点预防流感合并支原体感染。

  好在两种病原体感染都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一旦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咳嗽等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病原体检测,由医生诊断鉴别,确定治疗标准后对症用药,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预防重于治疗

  建议接种疫苗预防流感

  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流感预防措施,提高免疫力,才能为身体撑起“保护罩”。

  对于儿童流感的预防,黄崇斌建议:“在疾病高发季节,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少凑热闹;居家多通风,平日外出要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多个孩子的家庭,如果出现一个孩子感染,要注意做好隔离防护措施。”

  另外,由于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即使感染过了肺炎支原体,康复后也可能再次感染。因此,对于已经确诊感染的孩子,黄崇斌建议还是要坚持居家休息,不带病上学。这既有利于孩子的尽早康复,也是对学校其他孩子的保护。同时,学校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建议做到勤开窗通风,并引导孩子们做好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

  除了小儿患者,老年人、超重人群同样是易患流感的高发人群。最有效的预防方式是提前接种流感疫苗,乐清市疾控中心建议所有大于等于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患者;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6-9月龄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重点场所人群: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孕妇请务必告知医生个人妊娠情况,对处于流感并发症风险中的怀孕妇女,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