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粉末花旦》。

《十送红军》。 本文图片由东山南社区提供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云颖当橄榄绿渲染人生的色彩,当军号声吹响心中的赞歌,7月31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96周年,由中共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乐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城东街道东山南社区主办的“万众艺星庆八一 军民童乐迎亚运”建军节退役军人专场文艺演出活动,在乐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拉开序幕。60名退役军人受邀观看演出,精彩的节目带着老兵们深情重温了解放军的奋斗历史,鼓舞青少年继承和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最暖”问候献给老兵
换上军绿色T恤,系上鲜艳的红领巾,这个“八一”建军节,来自城东街道东山南社区的退役军人以及城南街道和盐盆街道的优抚对象们节日的仪式感满满。
当天下午,老兵们欢聚一堂,由乐清市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选派的少先队员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为来自各行各业的10名退役军人代表敬礼、献花。随后,乐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老干部局及城东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向全场退役军人送去节日的慰问,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将“最美的问候”献给“最可爱的人”。
“今天的这场活动,紧跟新时代发展的脚步,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新气象,大家深刻感受到被政府关爱,受到社会的关注和群众的尊重。”今年68岁的老兵卢景宣来自城南街道,年轻时在部队立过三等功,曾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在文艺汇演现场,他双手接过慰问礼品,眼眶湿润,感动不已。
五个篇章重温军旅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绿色军营,绿色军营教会我……”乐清市流行音乐协会会长吴甜甜带来一首《1234歌》,歌声慷慨激昂,为整场文艺汇演激情暖场。“一、二、三、四……”台下老兵们跟随着歌曲一起喊数,唱响军旅之声,台上台下互动频繁,烘托出热烈的演出气氛。
活动特别邀请到乐清市老干部青松艺术团、乐清市流行音乐协会退役军人志愿队——丹韵少年团、东山南社区“未来之星”等百名演员倾情出演。演出分为“革命之路”“奋斗之光”“英雄之名”“亚运之约”“醉美之城”五个篇章,以沉浸式视听体验带领退役军人沿着光辉足迹回望人民军队的奋斗路程,见证“醉美之城·幸福乐清”的建设成果。
舞台之上,诗朗诵《“八一”军旗红》表达了致敬英雄、争做英雄的决心意志;一曲《军中绿花》诉说国泰民安离不开我们的和平英雄;独唱《珊瑚颂》流淌出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群舞《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中优美的舞姿和熟悉的音律相得益彰;魔术《利剑穿身》令观众在紧张刺激中感受革命先辈在烽火中涅槃重生;京剧《无产者》展现革命先辈闪耀的精神之光;东山南社区“未来之星”周易逸带来歌曲《闪耀的时光》,在璀璨的舞台上,意气少年尽情释放青春光芒;《粉末花旦》以青春之名,赴亚运之约,新一代的少年正发出高呼:“少年强、则国强”;舞蹈《夕阳俏》演绎“南来涌风潮,亚运有晖光”的别样风情;特技节目《美猴王》将汇演气氛引爆,以文艺的力量赋能亚运;快板《歌颂二十大》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向退役军人发出亚运会邀请函;歌伴舞《春风十万里》吹绿了祖国的山水,也把醉美之风吹进乐清的四季,在《书香家园》轻盈流动的旋律中,观众感受到千年古县的悠扬韵味;最后,演出在众人合唱的《我是一个兵》中落下帷幕,整场演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既为退役军人奉上了视听盛宴,又演绎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浓浓军民情谊。
观后感言发自肺腑
“今天我非常感动,不仅看到了精彩的演出,更是回忆起了军旅生活。作为一名老兵,我们虽然退役了,但仍会向我们的下一代讲述党史、军史,告诉他们要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希望他们能够传承革命精神,发扬优良传统,为建设美好的祖国添砖加瓦。”一位退役军人代表感慨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情景剧《十送红军》演绎了红军传承红色基因、铸牢革命军魂的动人画面。今年90岁的盐盆街道老兵王尧三,看到这个节目时,激动地站了起来,他脊梁挺直,单拳紧握腰间,目光坚定地凝视前方,回忆起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峥嵘岁月。
“这么多年的兵没白当!”东山南社区退伍军人张维光今年68岁,曾在部队服役6年,是原东山南村的老书记、老村长,现任社区为老服务队队长。他说,欣赏歌伴舞《绿色军衣》,看到演员们穿上绿军装,当年持枪警卫守边疆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据了解,本场演出由东山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市手牵手社工服务中心、市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市老干部青松艺术团、城东街道助联体(社工站)等联合承办,市党群服务中心、市流行音乐协会、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等提供支持。演出活动圆满收官,取得了加强军民鱼水之情、发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精神、展现“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家国情怀的良好效果。
·双拥宣传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