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友好场景欢乐多。

儿童手工DIY。

打造儿童阅读阵地。

硬件良好的黄华村游泳馆。 本文图片由黄华村提供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珈玮每年盛夏,柳市镇街头巷尾、村社小区里总是充满了放暑假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今年,这样的笑声更响亮了,柳市镇以儿童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辖区儿童友好试点村建设,逐步收获成效。
这其中,黄华村以关爱儿童为主目标,聚焦邻里阵地建设、福利资源协调、公共设施配套,全面推进儿童友好村试点建设,走出了一条别出心裁、关爱满怀的儿童友好之路。
绽放友好笑容
“加油,慢慢调整位置,做好防守!”“漂亮的救球,快往前游!”7月30日晚,黄华村游泳馆里热闹非凡,该村首届“迎亚运·展风采”儿童水球邻里赛正式举行,来自村内的儿童组成了4支队伍进行水球运动比拼,参赛儿童家长则在一旁当起了啦啦队,不断呐喊助威,鼓掌叫好,为孩子们打气加油,整个场馆里处处是欢呼和笑声。
据悉,当天共有4支儿童队伍参加比赛,每支队伍由8名黄华村及周边村社儿童组成,四支队伍分为两组进行比拼,两组的胜者再进行最后决赛,通过激烈的角逐彰显孩子们良好的精神风貌。
最终,冠军由“什么都队”的8名孩子收入囊中。奖品为黄华村游泳馆提供的300分游泳馆积分,可换取精美礼品和游泳装备。其他名次的孩子们同样赢得了积分,丰厚的奖励让纯真的笑容在孩子们脸上绽放。
“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能促进村里家长、儿童之间更良好的交流,进一步提升邻里和谐幸福感,也为村里孩子提供一个强身健体的运动平台。”黄华村“一肩挑”干部郑春海说,下一步,他们还会组织村内儿童参加新一轮的游泳比赛,活用黄华村游泳馆这一场地。
自从黄华村游泳馆开张以来,该村一直在策划开展各类活动,让更多村民特别是儿童享受游泳乐趣。也彰显黄华村在建设儿童友好试点村过程中作出的各种努力。
黄华村地处黄华社区中心地段,交通便利,村内有儿童及青少年群体共计500余人,如何为村内儿童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一直是村两委心中的头等大事。
今年,黄华村入选儿童友好试点村,该村当即以村内社区卫生院、星级农贸市场、超市、街区商铺等公共服务场所为阵地,结合“共享社·幸福里”阵地建设,打造了“儿童友好15分钟成长生活服务圈”,让越来越多村内儿童都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和多元化设施,儿童友好的氛围越来越浓。
打造友好阵地
在“儿童友好15分钟成长生活服务圈”的基础上,黄华村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及未来乡村试点村建设为契机,精心规划项目建设,认真整治美化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儿童的出行条件、健身休闲娱乐场地,强化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依托村级数智平台实现科技“童”行创新。
这样的举措,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8月1日上午,正放暑假在家的黄华村五年级小学生小郑早早走出家门,前往球场和朋友打篮球。从他家门口到村里篮球场只需要几分钟的路程,而半路上的健身小公园则成为了他进行热身运动的好去处。打完篮球后,小郑又来到隔壁的村党群服务中心洗脸、喝茶,还借阅了几本课余读物,全程体验非常舒适。
这些日常生活里看似不起眼的“小便利”,其实是黄华村推进儿童友好试点村建设的“大方向”,通过贴心服务,让孩子们享受到各式各样的便利,为他们的课余生活减负添彩。
为达成这一目标,黄华村第一时间成立了儿童友好试点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一肩挑”干部郑春海担任组长,村两委干部担任副组长及组员,起到村干部带头组织、协调、全程参与的先锋引领作用。该领导小组还在村妇联场地下设专门办公室,每季度开展例会,研究儿童友好创建方向,解决村社相关问题,研判制定黄华村儿童友好工作机制和方案。同时,该村还通过与柳市镇妇联紧密沟通,建立了专家督导评估机制,定期对项目的推进和实施情况开展督导评估汇报。
“我们计划从政策友好、服务友好、权益友好、空间友好、环境友好、产业友好六个方面入手,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共享社·幸福里’和未来乡村建设中去,从建设、保障、服务、宣传等方面积极开展适儿化改造或建设。”该领导小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因地制宜探索并建立儿童友好村创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打造可行性高、富有创意、具有儿童友好特色的乡村建设范本。
点亮友好关爱
制度的逐步落实,也推动了全村儿童友好理念的传递。目前,黄华村正面向全村开展儿童友好试点村创建的科普宣传,让全村居民了解儿童友好理念,认识到建设儿童友好试点村的重要性。
只要闲暇有空,村两委干部就会到各户村民家中聊家常、问需求,特别针对儿童和家长的建议进行收集汇总。
理念随风传递,关爱步履同样不停。通过村内原有的重点儿童关爱保障体系,黄华村进一步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加大对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慰问力度,统筹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童样的你 童样的爱”儿童公益慈善项目,为每个困境孩子满足“微心愿”,切实加强对困境未成年人的关爱,保障基本生活。
“目前我们已经为数十名有需要的儿童点亮了‘微心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黄华村妇联工作人员说,推进儿童友好试点村建设的过程,正是为村内儿童谋福利、促成长的过程,该村也正是以此为目标,一步步拓宽儿童友好体系和渠道。
硬件设施更是同步迎来升级。“我们正计划在黄华文化广场、河西健身漫游步道、篮球馆、休闲绿化公园等户外活动空间布局儿童活动场地,针对儿童在阵地基础上进行适儿化改造。”郑春海说,他们将尽快完善道路交通及标识标牌系统,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同时依托乡村特色农业聚集区自然资源,建设农耕采摘体验园,丰富儿童劳动技能体验活动。
下一步,黄华村还将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及宣传活动,进一步推进家庭家风建设,营造友好发展环境。同时利用百姓书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礼堂、妇女儿童驿站、数智综合服务中心等资源场所,融入文化传承和创新,加强传统文化及儿童友好教育,进一步营造文化氛围。同时,通过村内正在孵化建设的“瓯潮里”历史文化旅游步行街区项目,黄华村将进一步完善儿童友好公共空间、配套设施及服务,助力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升级,促进儿童产业资源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