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黄荣亮。孔丽琴 摄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晓静)农田里,大型农机正在机耕,农民们忙着搭棚、干农活。另一边,技术人员在研究农机装备,为种植户们解答指导……纵横阡陌间,这一画面勾勒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些身影当中,有一个特别熟悉,那就是常年奋斗在农业一线的黄荣亮。黄荣亮为乐清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荣获第九届温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还入选了2023年温州市第二季度敬业奉献类“最美温州人·温州好人”和“最美乐清人·乐清好人”。
黄荣亮出生于1965年,是乐清市农机发展中心三级主任科员。自退伍后,他坚持扎根农业一线30余年,废寝忘食研发农机,长期从事锯、钻、焊加工,经常把自己搞得头破血流。乐清市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刚开始创建时,周边都是荒地,不仅道路难行,还没有吃饭的地方,为节省往返时间,负责创建工作的黄荣亮和同事们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把时间挤出来用于研发装设农业机械。
为了攻破农户们在实际生产中碰到的难题,黄荣亮总是夜不成寐,寻找破题方法。经过反复实验,他总是能将困扰农户多时的难题破解。但由于长期受电焊强光照射,黄荣亮的眼睛曾两次出现刺痛失明现象。医生诊断他的失明是由于电焊时间过长导致,还吃惊地说,从来没见过像他这样的公务员身份去搞电焊的。但他无怨无悔,坚守初心为民干实事。
据悉,黄荣亮自主研发的大型工厂化育秧自动生产设备、季生产秧苗65万盘,超出了3万亩的设计能力,为国家减少项目资金投入200多万元,减少劳动力投入65%,真正发挥了“机械换人”的作用。他还先后研制了自动化农机十余项,其中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在申请国家技术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