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鞋匠身残志坚“爱管闲事” 哪有残疾人,谁家有困难,他一清二楚 2023年07月21日  

陪民政部门慰问困难户(资料图片)。 吴静静 摄 阿开在补鞋。陈海燕 摄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燕

  一台补鞋机、一条竹凳子,在天成街道万泽社区万泽前村,今年44岁的赵日开在家门口摆了一个补鞋摊,等待着上门修鞋的周边群众。

  赵日开小时候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是肢体四级残疾人。尽管生活给了他许多苦难,但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小学毕业后,他学习了补鞋并作为谋生技能,但他时常“不务正业”,没事就去残友家里串串门,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他热心帮助残疾人办理各种证件,并不富裕的他总是自掏腰包坐车到乐清市区办理。20多年的公益之路,他虽身陷崎岖坎坷中,却给予了别人如阳光般的温暖。

  走街串巷去帮忙

  “阿嬷,这是慰问品,你记得放好了。”“谢谢阿开,喝点水吧。”近日,在万泽社区林女士(化姓)家里,阿开将社区送来的慰问品送到家,林女士感动万分。

  林女士的儿子今年30多岁,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林女士在家照顾。10来年前,阿开在走访中发现这一情况后,向社区汇报了此事。此后,多部门、单位会在节日来慰问,这些帮助让这个困难家庭看到了丝丝曙光。林女士和阿开也日渐熟络,遇到有什么难题,她会给阿开打电话。

  自家种的蔬菜成熟了,林女士总是会想到送给阿开,感谢他的帮助。可这个时候,阿开便不再一直说“好”,他总是会委婉地拒绝。

  阿开每天骑着自行车,在万泽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穿行。怎么办理残疾证、怎么办理免费公交卡他一清二楚,总是会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给大家。

  最近,独居老人老赵知道自己可以办理低保,特别兴奋。原来,阿开已经向街道社会事务办提过他的情况,经核查,老赵符合办理低保的条件,只等他满60周岁便可以办理。对于阿开的帮助,老赵很是感激。

  阿开熟悉社区300多名残疾人的情况,随时可以调取了一手信息。最近,肢体残疾的王大妈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卫生间重新装修、安装了专业扶手。王大妈说:“谢谢政府的关心,谢谢阿开的帮助,现在住得特别舒心。”原来,不久前天成街道正在调查残疾人住处修缮情况,便找到了阿开。阿开如数家珍,热情地带着工作人员走村入户进行详细的调研。

  阿开的母亲说:“这孩子从小就热心,别人一有电话跑得飞快,有时候还在吃饭,也会立马放下碗筷。他独身一人,喜欢做好事,我们也支持他。前两年,他常常陪着残疾人到市区的公交公司办理残疾人公交车卡,现在好了,手机就可以操作,更方便了。”

  只要走得动就要坚持

  成长路上,阿开时常得到旁人关怀,他铭记于心。怀着感恩之心,他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阿开为人非常热心,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为原万泽前村打扫村楼卫生、张贴宣传海报公告、派送万泽片区电费单,积极参与村里的志愿活动。”万泽社区工作人员介绍,2000年,阿开被街道派驻为万泽片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负责100多名残疾人的各项工作。如帮助残疾人代办残疾人证、优待证等,收集残疾人需求信息,将信息反馈给天成街道、市残联、民政等各部门,并将各部门针对残疾人的最新优待信息转达给片区残疾人。因他的耐心和细心,阿开在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

  2020年,区划调整后,赵日开调离了岗位,可他依然热衷于帮助残疾人办事。他对社区的残疾人、低保户、困难户情况如数家珍。市残联、民政部门等单位到村民家里慰问,都会联系阿开引路,他也都积极配合,被各相关部门交口称赞。

  对此,赵日开谦虚地说:“我只是力所能及地为残友们做些事情,只要我还走得动,我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