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恋琴 供图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云颖)“中国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的魅力,不仅在于舞姿的优美,背后的文化底蕴更值得孩子们去学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7月2日,在柳市文化中心文化驿站的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分享会上,观众席的一位家长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当晚,柳市镇文联委员、红飘带舞蹈创始人蒋丽霜带着老师和学员们奉上了一场接地气的舞蹈盛宴。“零距离的互动让我们与观众互动更快、更直接!”分享老师蒋丽霜说。在文化中心的8楼小剧场内座无虚席。舞台虽小,但演员们依然跳出了蒙古舞的豪迈,海洋秧歌的收放自如,藏族舞的热情奔放。
一曲古典舞《一条大河》拉开了分享会的序幕,优美的舞姿配上经典旋律,舞者用舞蹈语言讲述壮阔的祖国山河,孕育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生命之河激荡且温柔。海洋秧歌舞《抬龙王》是祈雨舞,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维族《铃铛舞》表达载歌载舞的美好生活,迎接客人的热情。傣族舞《八百里洞庭我的家》以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维妙维肖地模仿孔雀。一支现代舞与古典舞的融合《剑舞》,起伏跌宕,英姿飒爽,将分享会推向了高潮。
蒋丽霜告诉记者:“这是第三次带着团队老师和学员们站在文化驿站分享会的舞台上,感谢柳市文化驿站平台,我们十分享受和市民朋友普及、分享、互动的过程,深切感受到观众们的热情和期待。市民们对舞蹈的兴趣越来越强烈,有带着爸妈来的,有带着还未满三周岁的孩子过来的,这让我感受到分享会的意义——为更多群众带来舞蹈的体验和快乐。”
“很高兴能有学习的机会,欣赏传统舞蹈,学习民族文化知识。老师们在舞台上的渲染力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感受到舞蹈的魅力,站在台下的观众都一起舞起来,非常激动、非常开心,希望下次这样的分享会我还能参加。”一位舞蹈爱好者发自内心地感慨。
今年以来,柳市文化驿站通过开展主题新颖、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又饱含烟火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把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文艺演出送到基层,不仅深受群众喜爱,还丰富了市民群众的精神生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