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有点没想到。”倪士权在接受采访时,回想起自己十几天前的超常发挥,仍然觉得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刚刚毕业于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倪士权,在今年高考中以566分的总成绩名列全省第2名。面对从天而降的喜讯,不同于亲朋好友的激动,他显得很冷静。在问到得知成绩之后最令他意外的科目时,他想了想,回答说是语文。组织语言,分析文章,厘清写作素材,对他来说从高一就是弱项,这也让他一直对语文成绩忧心忡忡。直到分数公布,得知语文成绩比自己预估的高了16分,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语文老师帮了我很多。”倪士权说,“他给我做了很多次专门讲解,怎么把握文章的结构,怎么论证,还让我平时多看时事新闻和医生、科学家、运动员的个人专访,有针对性地对人物进行解析。”在老师的帮助下,倪士权的语文成绩有了稳步提高。而在应对自己擅长的数学时,他的态度则显得悠然许多。“很多同学在数学上都是一个‘卷’字。”他说,“老师布置两张,他们起码要写四张八张。”他觉得,只要清楚掌握了知识点,就不必再在具体的问题上消耗过多的时间,从而影响精神状态。“我准备了一个错题摘录本,每次做错题就在上面写下来,没事就翻出来看,慢慢地每一道题都被我印在脑海中,做错的题目也越来越少了。”
“高一的时候我学习并不认真,那时候自己还没有对于未来的期待。直到高二,我认识了一个同学,叫赵雨嘉。她很积极向上,带动我一起学习。后来的第一次专业理论考试,我拿下了全年级唯一一个130分,成为当时的全校第一。从那以后,我才真正开始努力。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真的很感谢她。”倪士权说。
在得知成绩的喜悦后,倪士权正在面临对未来的抉择。比起很多迷茫的青年,他的想法更加坚定明确。“我想选计算机编程专业,做个程序员。对我来说,编程是世上最有意思的事情,每编好一个程序,看着它成功运行,我的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吴懋培)
陈灿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外贸专业的陈灿灿认为,这句话用在自己身上最合适。今年高考,她取得了全省第6名的好成绩。
2020年,陈灿灿满心期待地选择了外贸专业。陈灿灿说,虽然在不少人眼里,职业学校的学生被贴上“差学生”标签,学习氛围没那么好。但对她而言,这却是一个能够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技能知识的机会。
从初中开始,陈灿灿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高中,专业里的国际贸易课程让她兴趣倍增。“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会让我更加有动力,学习技巧也掌握的更熟练。”因此,高中三年陈灿灿的专业课一直在班级里数一数二。
“听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从中了解发音,在潜移默化中练好语感,学好英语。”陈灿灿的言语,难掩她对英语学习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也让她延伸到其他专业,并学以致用。3年的职校生涯也培养了陈灿灿积极向上的性格。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学校会经常组织各种比赛活动,老师们也会时不时地与学生聊天解惑,鼓励大家。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让陈灿灿变得更加自信。“在我因为考试失利难过的时候,老师会不断鼓励我们,让我们重拾信心。”陈灿灿说。
对于将来,陈灿灿谦虚地表示,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提升,她的目标是考取研究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子嘉)
黄德鹏:做时间的“主人”
“我刚下班。”高考完的第二天黄德鹏就已在北白象镇的一家数控机床厂开始了“打工”生活。他早早的规划好暑期生活,“上班到8月底,再花10来天时间去附近散散心,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
黄德鹏是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汽修专业的毕业生,今年以554分排名全省第7。对于这个分数,他却说自己还可以更好。他意料之中又带着一丝遗憾,意料中是因为估分成绩是555,与实际仅一分之差,而略带遗憾则是在此前的几次摸底考试中,考出过全省排名第一的成绩。“数学考差了,只考了141分,这次全省排名第一的总分是559分,要是按照往常也能有145分……”对于优势科目没发挥出来的他“斤斤计较”着分数。
黄德鹏来自贵州,初中时跟随父母来到乐清上学,在老家原本属于“学霸”的他因转学导致中考失利,从准贵州“重点普高”到乐清“职业中专”,面对落差,他越挫越勇,在高一时就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考上本科。
乐清市中职学校师生专业技能比赛一等奖、乐清市优秀学生、温州市优秀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在校期间,他稳扎稳打,在班主任彭老师的鼓励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妥妥地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对于学习,黄德鹏说自己并没有“独家秘诀”,平时要合理分配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遇到难题时,他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越是不会,越要攻克。午休时间、晚自习结束后,要是在教室里看见他的身影,他准是在“小本本”上推导、钻研数学难题,一道难题,甚至可以花上2天时间,如此收获的是知识深层结构的贯通和内化。不光在攻克难题要有坐“冷板凳”的毅力,更要舍得花时间去放松做自我调节,40分钟篮球时间是他每天下午的固定行程,临近高考也不忘在球场上挥洒汗水。“这40分钟不是少学了知识少刷了题,而是释放压力后更高的学习效率,劳逸结合4个字就是这么个道理。”(吴秋秋)
陈林康:好习惯受益良多
早上5时半,准时起床,6时已坐在教室,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笔开始了晨读……他叫陈林康,是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5班的学生,这次高考取得电子商务专业全省第10名的好成绩。
高中三年的求学经历,让陈林康深有感触,也体会到坚持好的学习习惯有多么重要。陈林康告诉记者,刚进入市职觉得能考上大学的希望渺茫,对未来也十分迷茫。
“职高生一样有机会读本科!”班主任给大家打气的一句话,给了陈林康莫大的鼓励,萌生了考本科的想法,也点燃了他努力学习的热情。
于是,陈林康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制定学习计划。他每天早起晚睡,周末也留在学校学习。陈林康说,高三这一年他利用课余时间加练,不断提升自己。高考前两个月的时间里,陈林康更不敢有半点懈怠,周末也不回家,教室里总会出现他认真学习的身影。
“努力的路上虽然辛苦,但我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这过程中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收获了优异的成绩。”陈林康说,希望学弟学妹们坚定信念,只要付出努力,加以坚持,终将实现自己的梦想,绽放属于自己的风彩。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子嘉)
中职学生的成长之路是“职业技能+文化素质”。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是一所具有鲜明乐清地域特色的现代化中职学校。学校奉行“以人为本,真实幸福”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励志,攻术践行”的校训,在技能中提高文化素养,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今年,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有732名学生参加高考,上本科71人,其中工美8人、学前2人、商业13人、会计7人、汽修6人、计算机23人、外贸11人、体育1人,可谓在各个专业上全面开花。
条条大道通罗马,对中考失利的学生而言,职业教育是一条很合适的道路,这条路有不一样的景色,只要努力勤奋,脚踏实地,也会成就精彩人生。为了让大家了解职高生逆袭本科院校的成长历程,激励在校生提前对未来发展作出规划并坚定信心,且看他们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