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服务“多一步” 精准帮扶“快一步” 市人社局绘就多重身份重点群体就业奔富新图景 2023年06月08日  

小笼包技能培训活动。

工疗车间工作现场。 本文图片由乐清市人社局提供

烹饪技能培训活动。

工作人员上门排摸。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梦梦 通讯员 赵佰英

  扩大公益性岗位开发规模、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供就业帮扶补助……为了保障多重困难身份的重点群体实现就业,今年以来,乐清市人社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经过前期电话沟通、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摸排情况,为生活困难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子女等多重困难身份的重点群体提供精准就业帮扶。

  工疗车间打通就业屏障

  近日,位于盐盆街道的浙江智通线缆有限公司工疗车间正式投入运作,10名残疾人在里面实现就业,其中有8名是低保低边残疾人。这些新上岗的员工,不仅每月能收到2070元的保底工资,还参加了社会保险,既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又拥有了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平台。

  “他们与公司的普通员工一样,每月会根据实际情况打卡上班,养成良好的工作规律。”工疗车间中心主管表示,5月份上岗以来,在企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新员工对工作内容非常熟悉,适应性比较强。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已经设立了 6家工疗车间,通过这一载体,为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打通了企业吸纳就业的屏障。

  “企业与工疗车间‘联姻’,是弘扬企业家热心公益的生动写照。为了鼓励企业的善举,人社部门也推出了一系列配套优惠措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置工疗车间的用人单位可以申请企业吸纳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按实际聘用人数给予企业社保补贴,补贴标准为同期社会保险三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企业实际缴纳部分之和,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技能培训拓宽创业渠道 

  掌握一项专业技能,对于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6月3日,市人社局携同佳尔尼培训学校,在南閤残疾人之家举办小笼包制作技能培训活动。

  制作面皮、调配馅料、包包子、上锅蒸制……技能培训老师手把手、一对一的全程教学模式,让这场只有实操考试的技能培训别有趣味。“在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下,学习到很多技巧,回去后一定会苦练技艺,待有所成时,我们夫妻俩计划在自家门口开一家早餐店,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生活。”残疾人学员章某充满期待地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像这样接地气的技能培训活动,不仅拓宽了多重困难身份的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渠道,也帮助他们树立了生活的信心。据悉,今年以来,乐清市人社局推出了像小笼包制作技能、药膳制作、咖啡师培训班、短视频制作等一系列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技能培训活动,力争带动更多生活困难的残疾人走上技能成长之路。对获得相关专项能力证书、且符合乐清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条件的学员,市人社局将给予每人一定的职业补助。

  “一人一策”改善求职难

  眼下正值高校毕业季,乐清市人社局聚焦低收入家庭子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点问题,建立“一人一策”帮扶机制,扎实开展以一次面对面交流、一次就业指导咨询、一次职业生涯规划、一次职业技能培训、一次实习见习锻炼、一次就业优先推荐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精准服务。

  日前,柳市镇共排摸出低收入家庭在校大学生51人,其中有回乐就业意向应届毕业生6人,已于5月底根据这批学生的专业和求职意向与部分企业进行接洽,低保家庭的大学毕业生王某正是通过这次排摸被列入重点帮扶对象。

  王某9月份将成为大四学生,幼时由于手术原因导致肢体残疾,但其身残志坚,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大学,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在求职路上遇到了许多瓶颈。于是,乐清市人社局和柳市镇形成帮扶合力,为其就近对接用人单位安排实习。

  据悉,为鼓励高校大学生在乐实现就业,用人单位可以申领实习生活补贴,即支持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在校大学生来乐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实习活动,给予实习人员每人每月2000元的实习生活补贴,以及提供在乐期间综合商业保险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