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孝善文化走近大众 虹桥镇深入推进“浙江有礼·孝行虹桥”活动 2023年05月18日  

从小学孝。 张才进 摄

别样过节。 叶选静 摄

共庆节日。黄云智 摄

服务老人。陈云燕 摄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燕

  通讯员 张才进

  骊珠书院内书声琅琅、志愿者协会深入各村社服务老人、母亲节里孝亲敬老氛围浓厚……

  今年以来,虹桥镇推出十大孝行主题活动,全面推进党建统领“浙江有礼·孝行乐清”县域治理实践,虹川大地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孝善文化真正走近大众、吸引大众、感染大众,助力虹桥镇文明城市创建、老年友好型乡镇创建。

  孝行班  传播孝道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5月14日上午,南阳村骊珠书院孝行班内,儿童朗诵声悠悠。只见市传统文化促进会老师陆珍身着中式服装,带着孩子们深情并茂地诵读《孝经》。

  陆珍讲解和分享了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亲尝汤药”。她娓娓道来,在和孩子们的互动中,引导他们在故事中思考“自己生病时候父母怎么照顾自己,自己又该怎么样回报父母”等问题的答案。在回答中,孩子们慢慢了解了“孝”字的真谛。

  学生小吴说:“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一直在传承,听了有关《孝》的典故,我知道孝是陪伴、孝是给予、孝是传承。我希望用自己小小的声音、小小的行动去践行,争做孝道好少年,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孝道文化、建设孝行虹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陆珍介绍,孝行班每周日上午上课,20名学生都是来自虹桥五小,通过课程分享活动,让国学经典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慢慢学会感恩父母,懂得尊老孝亲的道理。

  据悉,为了培养孩子的孝心,虹桥镇团委以“传承好家风·争做好少年”为主题,结合非遗、桥文化等特色课程,将特色虹川课堂送进校园,让孝文化浸润童心。

  各村社  孝亲敬老

  近期,虹桥镇妇联联合各村社党群服务中心等举办了“弘扬孝文化情满母亲节”系列活动,树立了母慈子孝的良好风尚,营造祝福母亲、尊重母亲、孝敬母亲的浓厚氛围。

  在南阳村骊珠书院,祖孙三代欢聚一堂,游戏互动、气氛热烈。来自虹桥新萌幼儿园的陈晓清老师以书为媒,同孩子们分享有关孝善的绘本故事。随后,年轻的妈妈们为自己的婆婆、母亲梳头,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向孩子们诠释“孝”。孩子们也照着样子,为自己的妈妈梳头,为奶奶和外婆洗脚,传递孝心。最后,祖孙三代一起制作手工花朵,并在拍照板前留下了幸福合影。

  在河深桥社区,在虹桥第二幼儿园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生动表演了非洲鼓《妈妈我爱你》、朗诵《妈妈谢谢你》、歌曲《好妈妈》、散文诗《最美妈妈》等节目,让妈妈感受到孩子们的爱意。随后,在《小鸭子》《水果蹲》等亲子游戏中,家长和孩子们默契配合,其乐融融。孩子们向妈妈献花,给妈妈按摩捶背,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动表达对妈妈暖心的爱意。

  钱家垟村则以亲子活动为由,给母亲们送上真挚的节日祝福。当天,该村妇联主席吴银莉首先为妈妈们详细介绍花艺材料的品种及修剪方法。经过修剪、层次搭配、点缀等环节,一个个饱含深意的花艺作品华丽呈现。小朋友们把亲手制作的花束送给妈妈们,享受到了插花和节日的乐趣。

  志愿者 践行孝行

  “这样的活动真好!感谢志愿者!“近日,在瑶岙村,78岁的朱大爷享受到了志愿者带来的免费理发、洗脚等服务后,乐呵呵地说道。

  当天,虹桥镇乐虹志愿者协会联合乐清市志愿服务总群、虹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康足浴、亿佳采耳、春晓家电维修服务队、时尚经典美容美发会所、阿伟工作室等爱心公益团队走进瑶岙村养老服务中心,为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理发、洗脚、剪指甲、采耳、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乐心社工服务队带着老人玩投掷菜篮子游戏,投中得礼品的老人们高兴得像个孩子。

  当天6时许,志愿者们就到达村里开始烧水,把水烧开后等老年人前来泡脚。他们身着红马甲,为老人们送上温暖和关怀,深受老人们的欢迎。一名91岁的老奶奶说:“我身体硬朗,一顿能吃两碗饭,你们过来给我洗脚、剪指甲、掏耳朵,让我享受到了幸福。”

  “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深入7个村社,弘扬孝老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文化。”虹桥镇乐虹志愿者协会会长邵焕盛说,协会自2018年成立以来,坚持“月行一善”,每月1日,志愿者在群里自发捐款,数额1元起,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参与,团队成员现已达400多人。他们的服务脚步踏遍虹桥每个村社,再向周边乡镇街辐射,情暖着老人门的心。

  除了乐虹,虹福爱心公益协会、龙之野救援队等志愿者团队也纷纷献爱心、做善事,推动“浙江有礼·孝行虹桥”活动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