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成国。


前不久,乐清公交柳市分公司收到了一封千字感谢信,打开信一看,是两名八旬老人“指名道姓”地要求表扬一名公交司机:李成国。
原来,老人们腿脚不便,正在为如何乘坐公交车而顾虑重重时,他们三次遇到同一位好心的公交司机李师傅,不仅将车靠近停稳,还搀扶他们上下车,帮忙拿手推车。同一套贴心服务,接连上演了三次,怎能不令人感动。
正如那句话所讲:“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成就最美的相遇。”
遇见热心公交司机
写来感谢信的老人姓陈,今年83岁,是一名退休职工,平时住在柳市,而她的老伴姓叶,今年85岁。由于年龄大了,陈奶奶出行要靠手推车辅助,平时也习惯和老伴结伴出门,彼此之间可相互照应。
3月21日那天,陈奶奶发现公交卡丢失了,于是想着去柳市客运中心补办公交卡。由于子女都忙,他们只能是乘坐公交车出行。
“人老了,脚力差,耳目短浅,每次公交上下车对我来说,真的是太艰难了……”可等来的211路公交车,打消了陈奶奶的顾虑。
当时,这辆211路公交车的司机看见两位老人正在候车,特地将车速放慢,并贴心地把车停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以方便他们上车。车停稳后,公交司机立即起身,下车将两位老人搀扶上车,还帮忙将手推车也带上车放稳。等到达目的地后,司机又快速起身,将他们搀扶下车,同时将手推车也带下了车。怕老人不知道目的地,还特意指明了客运中心的位置。“这是当天第一次受到公交师傅的爱心帮助,简直感动得说不出话来。”陈奶奶和老伴的内心,对这位公交司机充满了感激。
等补完公交卡,准备前往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就医,陈奶奶和老伴又要乘坐211路公交车,结果等车来了一看,没想到驾驶员还是同一位师傅。于是,之前的一套贴心服务,再次上演,两位老人第二次受到公交司机的爱心帮助。
然而,缘分一来,挡也挡不住。走出医院后,陈奶奶和老伴准备乘坐211路公交车回家,这一次又遇上了同一位公交司机。“当时我们都觉得,是什么样的运气,让我们遇上贵人了。”陈奶奶说,同样的一套流程,又温暖上演。这次,陈奶奶主动问起这位公交司机的名字,想要好好感谢,却被对方婉拒。
“他说自己是普通的公交司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可陈奶奶坚持想知道对方名字,最终在司机胸口的员工证件上,看到姓名:李成国。
想亲口说声谢谢
“回家后的这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会想起那天经历的事情。”陈奶奶说,“我们很庆幸自己和李师傅的缘份是这样的奇妙,三次等车,等来的居然是同一班公交车、同一个驾驶员。”在她看来,李师傅是那么的有爱心、有品德,每次都极有耐心、极其热情、特别主动地帮助他们,处处为高龄老人着想。
陈奶奶还提到一个细节:在李师傅的影响下,还有两名乘客也加入到搀扶的队伍中。“第二次乘车时,有一名男士来帮忙搀扶我们,而第三次乘车时,有一名女士来帮忙搀扶我们。”陈奶奶回忆,当她询问对方姓名时,两人都摇摇头不愿讲,还说:“相互帮忙是应该的”。这辆211路公交车如同是一辆春天驶来的列车,洋溢着暖融融的温情。
随后的日子里,陈奶奶和老伴又多次乘坐211路公交车,想要当面好好感谢李师傅。可后来“运气”似乎不佳,他们没能遇到李师傅,而这声感谢没有机会能说出口。
为此,前不久,陈奶奶和叶爷爷考虑再三,决定给李师傅写一封感谢信,在感谢他的同时,也要感谢乐清市公交公司对驾驶员的培养和教导。在信中,陈奶奶还特别提及:“我过去独自乘车时也时常遇到李师傅,每次遇到有老人乘车,李师傅都是这般的爱心满满、热情主动,如此的社会正能量,怎能不让我心存感激、感慨万分。”
“为人民服务 是应该的”
收到这封感谢信时,乐清市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感动的同时,也感叹:“一天能三次遇上李师傅,这是什么样的缘分啊?”原来,211路公交车每天共有三辆车运营,能遇上同一位司机的几率并不大。
不过,对于李师傅的贴心服务,倒不是很意外,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李师傅平时表现特别好,工作兢兢业业,不管是对同事还是乘客,总是笑脸相迎,是一位特别热心、优秀的司机。”
昨日,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也联系上李成国。他是安徽人,来乐清有20多年,从事的都是和车有关的工作。他开过出租车,也开过大货车,从事公交车司机有近十年时间。
“两位老人写感谢信,让我很意外,他们太客气了,为人民服务一直是我们行业从业者应该做的。”李成国笑着说,当时他看到老人相互搀扶,还推着手推车时,就感觉到他们上不来,必须帮他们上车。不过一日三次都能遇上,也让他感慨缘分的奇妙。
“别说我对他们好,他们对我也很好,一直对我说‘谢谢师傅’,让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李成国感叹,“爱是相互的,希望乘客和司机之间都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封感谢信,也被李成国的家人所关注。“我13岁的儿子看到后,还跟我说,爸爸真棒!”李成国开心地笑了,“也感谢两位老人,让我有机会成为儿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