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毒宣讲。

仿真毒品展示。

发放禁毒宣传单。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应裕智 文/摄李小红今年44岁,是芙蓉镇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她以一腔热忱积极投身禁毒宣讲、涉毒管控、尿检家访、美沙酮动员等禁毒工作,大家都亲切地叫她红姐。
为了更广泛地宣传禁毒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毒品的危害,2015年,李小红组建“红姐禁毒宣讲团”。8年以来,“红姐禁毒宣讲团”每年在学校、车间、街道、文化礼堂等地开展禁毒宣讲100多场。李小红多次受到表彰,还参加了温州、乐清政法系统组织的禁毒演讲比赛,获得不俗的成绩。
第一个到办公室
李小红曾是南塘镇南浦村的一名计生员,因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乐清最美计生人”。2015年3月,李小红看到乐清市禁毒办发布的招聘禁毒社工信息,经过反复思量,决定报名参加禁毒社工的招聘考试。“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有‘禁毒社工’这一工种,我想试一试。”李小红说,她认真学习与禁毒相关法律法规,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成为了芙蓉镇禁毒办的一名禁毒社工。
李小红的工作态度有口皆碑。家住南塘镇的她,每天不到6时就起床,开着“小毛驴”到104国道边,再坐公交车到芙蓉镇上班,风雨无阻。她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7时多就开始着手当天的工作了。
“自从参与禁毒工作后,我接触了很多戒毒对象,在和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大多数人都是在年轻的时候不知毒品为何物,因为好奇心而接触毒品。”李小红说,每当看到那些戒毒对象屡戒未果,自己和家人都陷入痛苦,她脑海里就有“禁毒教育要趁早”的想法。2015年10月,李小红组建起了“红姐禁毒宣讲团”,与11名团友携手走进校园,在学生们的心中播下禁毒的种子。
帮助他人很自豪
“我看到吸毒人员们摆脱了毒品后开始新的生活,就感觉我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值得,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李小红说,这8年来,吸毒人员小陈让她记忆深刻。小陈曾是一个吸毒达十多年的“瘾君子”,多次躲避尿检,甚至还打电话辱骂工作人员,是个远近闻名的“烫手山芋”。李小红多次上门走访,在她的耐心开导下,小陈敞开心扉,主动向她咨询戒毒的方法。目前小陈已完成帮教,办理了脱毒。
还有个戒毒对象脾气非常暴燥,于2019年到芙蓉镇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心报到,经过三年帮教,于2022年12月成功脱毒。在办理脱毒手续的时候,平时说话很硬气的他,对李小红说了一番真心话:“你人不错,对我的帮助很大,我非常感谢你!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浑浑噩噩过日子,要活出人样来才不枉帮助过我的人。”
李小红坦言,在帮教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尊重戒毒对象,平等友爱地对待他们,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真心实意地付出,一定能够打动对方。正因此,很多戒毒对象都把李小红当成知心大姐。
禁毒宣讲广开展
近日,芙蓉镇的“红姐禁毒宣讲团”来到雁湖希望小学,为同学们送上一堂以“警惕新型合成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讲。活动中,李小红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深入浅出地从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青少年如何防范毒品进行了讲解,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回应。
“红姐禁毒宣讲团”的上课形式多种多样,有知识宣讲、知识抢答、情景模拟游戏、参观禁毒基地等。“近年来的新型毒品变化多端,我希望每一场的宣讲都能帮助青少年辩识毒品陷阱,并且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禁毒宣传中去,影响更多人。”李小红说。
“自从我们团队入校开展禁毒知识宣讲,那些学生看到我就非常开心,‘红姐、红姐’叫个不停,就算上课超时了也不肯下课,让我继续讲。”李小红笑道,辖区共7所学校,每年每所学校都会去好几次,假期里还会给春蕾班的孩子们上禁毒课,发动学生参与“禁毒一元捐”等活动。他们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上台表演社会不良人员,演绎引诱青少年吸毒的情景,让学生自主发挥怎样学会拒绝,然后她再进行点评。在展示仿真毒品环节中,她向学生们展示鸦片、海洛因、摇头丸、神仙水、大麻等14种仿真毒品,让学生们提高对毒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