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老年友好城市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来乐调研 2023年03月10日  
  本报讯(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旭怡)3月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冯文猛、北京大学教授郭岩、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与培训部主任程玉兰一行来乐调研。

  乐清市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26.19万,占户籍人口的19.8%。2022年,乐清以“一老一小”融合发展为主题,全面启动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围绕老年友好五大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幸福颐养乐清”。

  在柳市镇黄华关村,调研组一行参观了村养老服务综合体、共富工坊和老年学堂,并开展入户走访。该村借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为契机,由村集体投资215万元提升改造了3334平方米的养老驿站,加强了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了老龄幸福场景。该村积极调动乡贤、企业家捐款捐物,在十余年前创办的老年食堂,可供90岁以上的村民免费就餐,针对空巢、行动不便的群体还可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彻底解决了村内孤寡、失能、留守、空巢、高龄老人的吃饭难问题。

  在随后召开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座谈会上,乐清市政府汇报了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柳市和大荆镇分别就老年友好样板乡镇(街道)建设工作进行了汇报。

  柳市镇60岁以上老年人占18.7%,接近中等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柳市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养老服务设施更优越、医养服务覆盖更优质、政策措施保障更优厚、人居生活环境更优美、尊老社会氛围更优良。此外,创新打造银龄互助服务体系,组建敬老助老服务联盟,推广“跨越数字鸿沟”智慧运用,探索老年食堂运作模式,并建立数字养老智慧大脑。

  对于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大荆镇,老年友好城市创建愿望更为迫切。据介绍,大荆镇有常住老年人2.1万人,占常住总人口近30%,且呈逐年递增态势,养老服务需求非常旺盛。去年以来,该镇从老年友好阵地、队伍、活动、品牌等四个方面入手,创新推出了吃、住、行、医、去、安、助、乐、业、学等“十无忧”工程,通过系统化谋划、整体式推进、特色化培育,对老年友好城市创建进行全域布局,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