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从小就过生日,有人到了老年才能想起过一过生日,有人过生日喜欢张扬,有人则选择了悄然而对,这是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它的传承习惯。不管怎么过生日,都不过是为了一种纪念,并不是生日本身真的就有什么意义。过与不过,只是两个意念之间。
我们家也是如此,成员过生日都有不同的方式,但好像从我记事以来,每年都要为我过生日,这或许是因为,我的生命来之不易。
听父亲讲,母亲生我时难产,医生已决定让父亲放弃我这个孩子,但最后,我还是毫发不损地出生了。这不仅是由于父母的坚持,也多亏了医生全力以赴的医救。之后,凡是我家族的人,对我的生日几乎无人不知,就连我出生那天下大雨,他们都记忆犹新。这就像一个记号,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自然事件,记下了一个家庭成员的出生的经历,也记住了母亲的苦难与不易。
自此,尽管季节匆匆,每到我的生日来临的时候,大家都开始纷纷念及。在我们家里,为我过生日成了一个不可少的程序,且这个程序不容忽视。我知道,这其实是为了我的父母,这是为一份爱的坚守而庆功,亦是为辛苦的母亲送上一份美好的奖赏,为了他们当初坚持下来的不离不弃。
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我结婚生子。每当我过生日时,父亲都打电话把我们叫回家去,在家里和母亲一起过生日,要我在饭桌上感谢母亲。后来父亲去世,每到我的生日来临,我就把母亲接到家里,带着母亲到外面吃上一顿好饭。并不是说家里的饭菜不好,而是去外面吃饭,我可以抽身陪母亲就近游玩。
女儿参加工作后,每到我过生日时,我都故意不和她说,让她自己去记得。连母亲的生日都不记得的孩子,怎么会记得你的养育之恩呢?这样的考验,自然没难到女儿,每当我生日来临,她都事先给我们打招呼,问我们生日怎么过。女儿远在外地,当然还是我们自己过。
去年过生日那天,大家正在家吃午饭,酒杯刚端起,门口响起敲门声。开门一看,有人送来一大束鲜花,还有一盒生日蛋糕,原来是女儿网上订购的。今年我生日又到了,这一天,我提前给女儿打电话,嘱咐女儿,第一不要回家,安心工作,第二不要再买鲜花了,浪费那些钱不值得,心意领了就行了。我还一再嘱咐女儿,以后也照这么办。
过生日这天,我和老公请母亲一起出去吃饭。母亲知道我用稿费来请她,感到非常自豪,她知道怎样去把这种自豪转化成更多的动力,人到老年的她,愉悦、幸福地生活。而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亲情化为阳光,透过人生孤独的缝隙,为母亲增添更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