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关注全龄友好 实现城市与人的“双向奔赴” 2023年02月15日  

青年技术人员参与产品研发测试。

老少互动做游戏。黄瀚 摄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蔡甜甜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放大民生补短后发优势,让乐清成为幸福可感的“好地方”。这其中就包括了深化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托起“夕阳红”、坚持“一米高度看世界”、以“青年出彩”成就“乐清精彩”……用心用情用力构建有风景、有文化、有服务的全龄友好城市,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成为本次“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一米高度看世界

  完成10家托育机构建设、新增普惠性托位545个,全市265家幼儿园安装智安校园预警防控系统,建成儿童微乐园等儿童活动空间130处……去年,乐清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把儿童友好理念体现到城市建设各个方面,坚持以“1米高度看世界”,给孩子们营造了舒心开心的成长环境。

  市人大代表、蒲岐镇幼儿园副园长臧佩凡从事学前教育已有十多年,任教过大荆、南岳、蒲岐等数个幼儿园,对农村学前教育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次,她带着关于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参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园舍建设、师资投入力度空前,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她说,但师资力量不足仍是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她建议,加大对老师的培训培养和城乡老师交流轮换力度,高级职称以上的老师要有一到两年以上的支教经历,从而更好地把优质资源输送到基层的农村幼儿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此外,加大教育经费向乡村园校倾斜的力度,在农村幼儿园教师评职称方面给予适度倾斜,让在农村任教的青年教师职称晋升有望。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让乡村园校留得住师资、留得住生源。

  市政协委员、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艺术总监朱芳则将目光投向学生生活的细节上。“孩子们正在成长阶段,对身边的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为他们打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是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她说,如今,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为包括儿童在内的广大市民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个别时段和区域,一些因为生产建设、娱乐活动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对儿童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了干扰,甚至影响健康。她建议加大噪声污染的整治力度,首先从宣传引导入手,提升群众文明意识,主动参与到噪声防治行动中。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优化功能区划、严格监测管理,及时对群众反映较大的突出区域进行联动整治。此外,还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

  青年城市共成长

  青年,是一座城市的生机所在。打造适合青年发展的城市,让青年与城市共成长,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青年群体富有探索精神、善于接纳新事物,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市政协委员连国鹏是名90后“创二代”,他此次与几位共青团界别委员一起带来的提案就与青年创业相关。“这些年在疫情、市场供需变化等多方面挑战下,青年创业创新面临许多困难。”他说,这些困难有资金筹措的难题,也有场地受限的困局,还有经验、资历方面的不足。为此,他们建议,高质量建立健全青年创业生态机制,构建青年创新创业的“乐清样本”。具体内容包括: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和创业服务;加大对短期融资困难青年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企沟通等丰富、多元的交流平台,强化青年创业创新的培训支持;健全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等。

  市人大代表、东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志锋将目光投向了青年人才发展工作。“富有创意、充满活力的青年技术型人才,是不断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王志锋结合企业在实际招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并提交了关于加强技术型人才就业和发展的建议。“这些年,乐清围绕招引人才和服务人才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爱才、敬才氛围越来越浓厚。”他建议,不断加强技术型员工的就业技能培训、继续优化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保障服务,促进技术型人才的发展,同时,加大对公共职业教育的投入,根据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培养有思想、有创新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用心托起夕阳红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生活如何,是群众关心的话题。去年,乐清养老工作列入省市县三级政府民生实事的共有9项,在提前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不少项目都实现了超额完成,例如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全覆盖,新增老年食堂50个等。老年友好,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深化?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各自看法。

  去年,市人大代表王雷所在的柳市镇黄华堡村投入90多万元,对村内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进行改造提升,还打造了“邻里食堂”“共富工坊”等,不仅为老年人解决了用餐难题,还让他们实现家门口的“再就业”。此次大会上,他带来的建议就跟村级养老院建设有关。“村级养老机构的建立,可以减轻政府压力、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他建议,要积极发动有条件的村建设村级养老机构,相关部门在前期方案评估、相关手续审批方面要给予指导和支持,并提供相关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开展养老照护职业培训等,从而推动养老工作健康发展。

  市政协委员、乐清市融媒体中心制片人陈佳已持续两年关注养老工作。今年,他带来了关于建立“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的建议。“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他说,“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整体关怀等内容。高素质、拥有医学知识的养老护理员,对于依托社区服务的居家养老工作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他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护理员培养力度,并委派家庭医生提供基本服务和个性服务。此外,希望多措并举解决资金来源,减轻老年人养老负担,并建造养老社区,加强社区和老年人居住场所的养老设施与硬件配套建设,提供适合养老的健康环境以及为老年人配套的服务,构建基础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生养老服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