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乐清成为创业创新的“好地方”
●提档升级传统产业。以打造世界级电气产业集群为目标,深化“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推动电气产业向“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延伸,大力发展以汽车电子为重点的新能源配套产业。
●加速壮大新兴产业。落地运营SAP(温州)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推进云谷数据中心二期等一批硬核数字新基建,加快磐石数字小镇建设。瞄准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临港产业等新兴领域,布局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持续做优创新生态。扎实推进全国创新型县市、“科创中国”省级试点县市建设,一体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强市,让创新点燃乐清大地的创业激情、创意活力和创富梦想。
●倾力培育企业梯队。深入实施小微企业质效提升行动,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隐形冠军企业2家。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升级版,支持企业利用北交所、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亮点: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100家以上,新增智能化技改项目300个。力争实现电气产业规上产值1150亿元、新能源产业规上产值550亿元。
放大一流营商环境优势
让乐清成为项目双进的“好地方”
●持续掀起招商热潮。围绕延链补链强链优链,紧盯世界500强、国字号、央字头企业,大力开展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基金招商;攻坚盯引一批“高大上、链群配”项目,落地超亿元项目50个、超10亿元10个、超百亿元1个。力争招引总部企业30个、引税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以上。
●全速攻坚重大项目。构建完善总投资超2900亿元的动态项目库,入列省“152”项目7个、省重点项目5个、省重大产业项目3个以上,新增增资扩产项目100个以上,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6亿元、增长11%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1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以上。
●着力强化要素支撑。研究出台“优二强二”“退二进三”相关政策,整治低效工业用地1800亩;启动征地15000亩,垦造耕地700亩;迭代“工业用地数字化配置”应用场景,新增工业用地供应1500亩;新增老旧工业厂房改造项目50个以上,开工小微园2个、建成2个。
亮点:落地超亿元项目50个、超10亿元10个、超百亿元1个。争取新增用地指标3200亩。
放大改革开放先行优势
让乐清成为活力四射的“好地方”
●推进重大改革集成化。持续开展“一心一意为企业、政企合力谋发展”专项行动;推动“预验即试产”“拿地即开工”等改革扩面提效;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快“平台+大脑”融合发展,迭代升级“执法鉴定”、校园安全治理“一件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应用。开展新一轮国有企业综合改革,一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
●推进开放合作多元化。与时俱进推动乐清经济、国内乐清人经济、海外乐清人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等国家战略,打造更具韧性、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地瓜经济”。全力办好中国电器文化节暨数字经济峰会,充分发挥驻外商务代表处“桥头堡”作用,大力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以乐清湾临港经济开发区获批为契机,深度融入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
●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全面提升对外通道能级,加快推进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全面畅通内部交通循环。
亮点: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实现“一网通办”率95%以上。新增浙江出口名牌企业2家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00亿元。
放大融温拥江面海优势
让乐清成为现代时尚的“好地方”
●打造未来滨海之城。提速建设未来新城,建成盐盆山清和公园一体化-山体公园、欢乐公园。精心雕琢未来老城,以未来理念、未来元素推进老城有机更新。匠心打造滨江新区,开工滨海大道二期、电器城大道南延、城市阳台等项目,建成投用会展综合体。
●打造品质韧性之城。高标建设“都市之芯”等3个城乡风貌样板区,全力创建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乡风貌区,开展未来社区试点;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确保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强化智慧韧性城市建设,全力保障山海安澜。
●打造时尚消费之城。大力开展百店促销旺市场、百家品牌企业促营销等系列活动,办好汽车、家居、美食等展会,支持住宿、餐饮、零售、文旅体、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迅速回暖。
●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统筹推进污水处理、污水零直排、水生态治理提质增效,建成翁垟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开工虹南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再夺“大禹鼎”。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和建筑渣土泥浆处置,争创省级“无废城市”。
亮点:开展未来社区试点建设5个、建成1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个;市控以上断面100%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7%以上。
放大和美乡村资源优势
让乐清成为齐奔共富的“好地方”
●让农业农村“强”起来。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迭代优化惠农政策。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00亩。深入实施铁皮石斛“1115”战略,进一步打响“乐耕清耘”品牌,统筹推进和美乡村“示范引领、全域整洁”行动。
●让全域旅游“火”起来。实施雁荡山重振雄风三年行动规划,匠心建设“雁山诗画·文旅振兴”示范带,加快推进荆山文旅、曲江文旅等项目集群。实施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持续扮靓8处 “旅游门面”,大力推进TOD综合开发建设;加快中雁、灵山、白龙山联动发展。
●让群众口袋“鼓”起来。更大力度实施大荆片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新开工仙溪水厂、铁定溜溜二期、大荆镇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文化体育中心、总部经济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支持返乡“新农人”、本土“农二代”、涉农“高校生”等重点群体组团进村、抱团创业,推进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双激活”。
亮点: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2万吨以上,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3.5亿元。
放大民生补短后发优势
让乐清成为幸福可感的“好地方”
●促进社会友好和谐。持续深化省级“助联体”专项试点,全面推开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改革,加快社会救助从“兜底保障”迈向“幸福提质”。深化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坚持“一米高度看世界”。完善青年发展政策服务体系,激励青年与城市共生共长,以“青年出彩”成就“乐清精彩”。
●夯实教育强市根基。一体推进“小学强基”“初中壮腰”“县中崛起”工程,大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推动温州市才华技工学校向技师学院升格,支持中职学校省“双高”建设,开工温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启动综合医改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支持公立医院有序扩容和差异发展。开工市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投用清江、石帆卫生院。迭代升级远程医疗,推进县域医共体数字化应用。
●推动文体繁荣发展。深挖“千年古县”历史文脉,持续擦亮“浙江有礼∙孝行乐清”等文化金名片,加快打造新时代县域文化高地。开展迎亚运、撤县设市30周年等系列活动,大力发展赛事经济。
亮点: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以上。推动东山南三期、南岸一期等7个安置提速项目竣工验收,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600套。支持31个儿童友好试点单元建设、公办幼儿园延伸办托。
放大精密智控整体优势
让乐清成为平安善治的“好地方”
●动态优化防控措施。平稳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工作,加强新型毒株流行情况常态化监测,全面推行分级分类诊疗。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迭代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动态消除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维稳安保工作机制。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全力支持驻乐部队建设,加强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防海防等工作,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创成省级双拥模范城。大力推动群团组织发展,进一步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等工作。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亮点: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推进城市运营中心和社会治理中心一体融合运行,迭代优化基层智治大脑和微网格体系,完善“五社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