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而生 向海而兴 南岳镇打造“共享社·幸福里”共同富裕新场景 2022年09月26日  

联建房子。胡含依 摄

包装渔货。郑茜子 摄

出海打渔。胡含依 摄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剑佩 通讯员 郑茜子

  在美丽的乐清湾畔,有一座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村居——杏湾渔村,原先零星插花在南岳镇杏湾片8个村的渔民,聚居于此,在家门口就业,在五星级文化礼堂吹拉弹唱,在邻里书房浸润书香,在儿童乐园享受休闲娱乐。

  这些改变,源自南岳镇进一步推动党组织扎根农村,将现代化村居建设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突破口,完善村社治理体系,由此探索出基层治理新模式,高质量推进打造“共享社·幸福里”试点样板,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告别“插花”幸福集聚

  杏湾渔村曾是南岳镇经济最困难的村,全村1850人分散在杏湾片8个村,四处漂泊,打渔为生。

  “早年我们出海谋生活,以船为家,后来没有了渔民的身份,宅基地这个村批一间那个村批一间,大家散落在各个村居住,总觉得没有归属感。”今年78岁的杏湾渔村村民吴大爷,五年内两次搬进新居,开启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吴大爷八口之家原来挤在占地37平方米的两层房子里,房子不够住,就没有人愿意上门提亲,两个孙子的婚事只能一拖再拖。如今,两个孙子各分到一套140平方米的新房,结婚生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能有一套新房是我一辈子的梦想,做梦都没想到,70多岁了,圆了住房梦,现在一家子四代同堂,我睡着都会笑。”吴大爷的住房心愿,也是杏湾渔村所有村民的心愿。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住进新房。

  “住有所居”是老一辈杏湾渔村人的夙愿。2017年,杏湾渔村完成270亩土地流转,4年内陆续建成228套联建房,建筑面积超3.65万平方米,解决大半村民回迁到村居住的难题,让插花散居彻底成为历史。

  如今,杏湾渔村升级配套基础设施,向现代化社区挺进,村民在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业务一站式办理,在省五星级文化礼堂、文化广场感受精神熏陶,在百姓运动场、儿童乐园享受休闲娱乐。同时,落实新村小区和高嵩路绿化亮化提升工程,建成投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构建人脸识别安防系统,实现监控无死角覆盖,联合数字乡村云平台,实现村社治理“一键知晓、一网覆盖”,持续打造共治、共享、秀美、绿色、智能的人居生态。

  携手打造“共富密码”

  跟渔船出海,眺望广阔的大海,享受海风的抚摸,去时一帆风顺,回时满载而归。这是很多当下人的时尚休闲游首选。

  在杏湾渔村码头,停靠着9艘休闲渔船。随着渔业转型以及消费者对休闲活动需求的增加,今年,杏湾渔村两委团队带领村民谋划共富路径,对休闲渔业码头进行了提升改造,重新修整道路及海岸设施,进一步打响了渔村休闲渔业的知名度。

  “通过拨打共富乐游专线,我们享受到了特价,原价一艘休闲渔船需要5800元,现在只需支付4800元。”开渔季,市民王先生带着亲朋好友出海打渔,不仅享受特价,还能享受鱼虾满仓的乐趣,让大家特别满足。

  让利于民是休闲渔业公司与杏湾渔村打造共富的一个缩影。今年,双方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渔民”的模式。村经济合作社与两家休闲渔业公司签订协议,以8折优惠的协议价格让利经济合作社,由经济合作社承接订单并按协议价格收取5%佣金,经济合作社的社员帮助宣传推广休闲渔业项目,让村民人人都成为自家“渔”品牌的“产品经理”。

  同时创新推出“船票+N”的经营模式。在渔船与码头设置生鲜、干货水产展销点,售卖渔民们自制的海产品,打造渔业文明历史文化展馆并免费向游客开放,让游客可享受海上观光、渔事体验、鱼鲜美食、水产购物、文化创意等多种产品体验。

  当前,乐清湾渔业休闲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正在快马加鞭建设中,预计下半年主体工程完工。乐清湾渔业休闲有限公司负责人高银淼介绍,公司让利于经济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响休闲渔业的品牌,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邻里工坊惠民暖聚

  在杏湾渔村的邻里工坊,七八个村民坐在一起,聊着家常,手里麻利地包装着海货,周边堆积着包装一新的海产品。这批鮸鱼干、水鱼干、黄鱼干、虾干、乌贼干等海货,将会统一在吴记海鲜干货店里销售。

  “我们村里本来就是渔村,家家户户都有晒得一手鱼货的好手艺。”吴阿姨是一名家庭主妇,没有收入来源,虽然很想外出务工贴补家用,但家中有小孩、老人需要照顾,这个梦想没法实现。每逢开渔季,吴阿姨就会采购一批海货,晒干后进行售卖。吴阿姨说,以往零散晒的自家海鲜拿到菜市场售卖,因为没有固定摊位,只能跟管理人员打“游击战”,现在通过村里牵线搭桥,统一放在店铺售卖,方便多了,还能卖个好价钱。

  吴记海鲜干货店负责人吴永生是位老渔民,平时出海打渔还会将海货晒干后售卖,物美价廉的海鲜干货深受新老顾客青睐,去年底在南岳开了一家海鲜干货店铺。“生意还可以,整理村民资源,更有利于做大做强品牌。”吴永生说。

  靠海吃海的杏湾渔村人,依靠祖上传下来的这门手艺,打造别具特色的海产品加工邻里工坊,也进一步推动水产养殖、内海捕捞、海产品销售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将闲置和闲散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村里的店铺进行销售,仅仅是致富的第一步。”杏湾渔村“一肩挑”干部吴正德笑着说,接下来,村里还将设计统一商标,进行统一包装,进一步打响品牌,并对接乐清“共富乐购”平台,进行线上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