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传百二,大小有龙湫。我爱中折瀑,珠帘掩翠楼。新松待千尺,水量当更遒。煌煌烈士墓,风光第一流。”这是1964年5月,郭沫若在雁荡山写下的美好记忆。雁荡山从南北朝至今,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无数诗篇画卷。山水引人入胜,而其间的人文风情更是让人一品再品。
历史文化是雁荡山众多金名片之一,雁荡山还是瓯江山水诗路文化的重要部分,如何打造富有雁荡山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雁荡山文化”金名片?如何重塑雁荡山“海上名山”?如何将 “文化雁荡”建设落地?9月21日,“喜迎二十大 雁荡山文化赋能共富”座谈会在雁荡山游客集散中心召开,雁荡山管委会与文化学者、专家、文旅业者及媒体达人代表齐聚一堂,共谋雁山文化建设,探讨文化发展之路。
深挖文化基因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沈括在《雁荡山》一文里开篇就如此赞誉雁荡山。纷至沓来的文人墨客为雁荡山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雁荡山管委会近年来不断深入调研、查勘,挖掘并整理历史人文资料,近年新发现的多篇诗词、游记及各朝代摩崖石刻,目前共整理有7000多首诗词、3000多篇游记散文,收集历代名家绘画作品复制品80余幅,查勘记录摩崖碑刻370多处,域内国保级单位2处等等。
文化渊源深厚是基础,该从哪些开始着手也是门学问。温州市社科联副主席卢达将雁荡山与儒家文化、宗教文化、人文文化、地质文化和山海民俗文化结合,他例举王十朋、章纶等本土名人与儒家的渊源,亿年火山地质公园所拥有的地质文化等,都可深挖出独具雁荡山魅力的文化基因。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办公室主任胡念望提出“大美雁荡”和“大爱雁荡”两个观点,一是要打造美院师生的精神高地、艺术家们的灵感高山,除去创作外,让艺术思想可以在雁荡交流、融合;二是立足爱情名山的定位,让爱情主题在雁荡山具象化,既要讲好故事,也要落地生根,让游客来可体验、可带走,打造爱情文化目的地旅游服务品牌。温州市文史馆副馆长金柏东则提出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博物馆,多角度多方位呈现雁荡山,将雁荡山文化的发展脉络,结合诗文、游记、历史、考古、美术等众多珍贵资料展现在广大民众面前,推动进一步研究阐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与传播交流。
讲好雁山“故事”
近年来,雁荡山管委会成立导游词临时修编委员会,在雁荡山原有的导游词基础上更突出雁荡山文化;与“雁荡吟圃”联合举办“百名诗人咏雁荡山”采风活动;出版《徐霞客游雁荡山日记》画册、《雁荡文踪》《诗意的栖居-雁荡山(攻略书)》文化系列丛书等等一系列工作,都是为了讲好雁山“故事”。
雁荡山文化顾问林宏伟表示,雁荡山有名气更有故事,比如钱维城所画的《雁荡图》,就是乾隆皇帝布置给他的任务。可以从卷帙浩繁的资料中,去挖掘那些带着情感、温度和趣味的故事,让雁荡山文化更加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温州王十朋研究会副会长王炳伟则提出可深挖王十朋与雁荡山的渊源,王十朋曾8次来到雁荡,留下了众多诗文,他的爱情故事《荆钗记》中生死不渝的夫妻情则与爱情名山不谋而合,而且王十朋在多处游历为官,在颇有影响的地方可将雁荡山开发成名人主题游产品推广。乐清市历史学会秘书长张朋强表示,对摩崖石刻的保护要更加注重,也可将部分景点的摩崖石刻制作成印,作为伴手礼或印章。他还提出推出民国丛书系列,展现民国文字、旧影里的雁荡山。
做好创意文旅
雁荡山至今已举办了八届夫妻文化节,以多样的活动推动雁荡山爱情名山品牌。同时,举办各类书画艺术展出、文化交流活动,打造特色显著和高识别度的文旅品牌。
如何让雁荡文化更吸引人,创意少不了。“雁荡山还要打造更多的消费场景和差异化业态。”铁定溜溜董事长杨丙军表示,要结合旅游发展趋势和游客的旅游动机需求,抓住年轻消费者,针对不同游客细分市场,创新、创意缺一不可。铁定溜溜不断开创新夜景+新设备+新体验,虎溜溜、山地滑车、元宇宙主题灯光秀……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打造更多的“网红产品”。自媒体达人刘莉莉表示,雁荡山各季有各季的风光,春看山奇水秀,夏看飞瀑激流,秋看层林尽染,冬看雁湖白首。要让美景“出圈”,则需要借助立体化的营销宣传、沉浸式旅游新体验,要用更时尚的表达让更多人对雁荡山改观。温州雁荡山曲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张翼则提出打造雁荡山独特的IP核心——爱情名山,可以有更多“接地气”、有创意和代入感的新场景去包装,再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扩散引流,成为游客心中的必打卡之地。
接下来,雁荡山管委会计划在2022年至2024年,深入挖掘“雁荡山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摩崖碑刻、古刹宗教、文献著作资源,解码雁荡山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开展“宋韵雁荡山”传承研究,凸显“雁荡山文化”品牌,推动雁荡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推进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建设,通过三年努力,成功打造富有雁荡山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雁荡山文化”金名片,以名山文化赋能“重振雁荡雄风”。